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SSIs)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还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进程。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是手术部位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主要屏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皮肤消毒措施是预防SSIs的关键步骤。本文将详细介绍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皮肤消毒措施,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患者护理提供参考。
一、皮肤消毒的基本原则
彻底清洁:在消毒前,应彻底清洁手术区域的皮肤,去除油脂、污垢和微生物。这通常通过使用无刺激性的清洁剂和无菌水来完成。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消毒剂的选择应基于其杀菌谱、对皮肤的刺激性、残留性以及患者的过敏史。常用的消毒剂包括氯己定(洗必泰)、碘酊、酒精等。
正确的消毒时间和方法: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足够,以确保有效杀灭皮肤上的微生物。同时,应采用正确的消毒方法,如擦拭法或刷洗法,确保消毒剂均匀覆盖手术区域。
保持无菌状态:消毒后,应保持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避免再次污染。这包括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无菌敷料覆盖消毒区域,以及限制手术团队成员的非必要触摸。
二、皮肤消毒的具体措施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术前应指导患者洗澡或淋浴,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洁全身皮肤,特别是手术区域。对于毛发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应采用剪毛而非剃毛的方式,以减少皮肤损伤和微生物定植。
手术团队成员准备:手术团队成员应遵守手卫生规范,穿戴无菌手术衣、手套和口罩,以减少微生物的传播。
皮肤消毒步骤:
清洁:使用无菌水或含有温和清洁剂的溶液彻底清洁手术区域,去除油脂和污垢。
消毒: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2%氯己定葡萄糖酸盐溶液或70%酒精,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皮肤消毒。消毒时应从手术区域中心向外周擦拭,确保消毒剂覆盖整个手术区域,并注意消毒剂的作用时间。
干燥:消毒后,应让皮肤自然干燥或使用无菌纱布轻轻拍干,避免使用风扇等可能吹散微生物的设备。
特殊情况的考虑:
污染或感染伤口:对于已污染或感染的伤口,应使用更强的消毒剂或联合使用多种消毒剂进行处理。
过敏史:在消毒前,应询问患者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消毒剂。
皮肤损伤:对于存在皮肤损伤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消毒过程中的轻柔操作,避免进一步损伤皮肤。
术后护理:
监测:术后应密切监测手术部位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感染的迹象。
伤口护理:按照医嘱进行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或护肤品。
抗生素使用: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预防SSIs。
三、总结与建议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皮肤消毒措施是外科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通过彻底清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正确的消毒时间和方法以及保持无菌状态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SSIs的发生率。同时,手术团队成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原则,以减少微生物的传播。此外,术后护理和监测也是预防SSIs的重要环节。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应定期对手术部位感染进行监测和分析,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皮肤消毒措施。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皮肤消毒重要性的认识和操作技能。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
(王寅起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