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苏醒期是指患者在全身麻醉手术后从麻醉状态逐渐恢复到清醒状态的过程。这一阶段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至关重要,因为任何微小的并发症或不适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手术患者苏醒期的观察与护理是手术室和恢复室护士的重要职责。本文将详细探讨手术患者苏醒期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实用指导。
一、苏醒期的生理变化与风险
手术患者苏醒期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包括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逐步恢复。同时,这一阶段也存在诸多风险,如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疼痛、寒战、意识混乱等。这些风险可能由麻醉药物的残留效应、手术创伤、疼痛刺激、低温环境等多种因素引起。
二、苏醒期的观察要点
呼吸功能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以及血氧饱和度。注意有无呼吸抑制、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对于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定期评估呼吸机参数,确保呼吸支持适当。
循环功能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等生命体征。注意有无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并发症。对于高风险患者,如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给予更加密切的监测和护理。
神经系统评估: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神经系统指标。注意有无意识模糊、躁动不安、定向力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对于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的患者,应评估肌松恢复情况,避免肌无力导致的呼吸抑制。
疼痛评估与管理:苏醒期患者常因手术创伤而感到疼痛。应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NRS、VAS等)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注意镇痛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
恶心呕吐的预防与处理:苏醒期恶心呕吐是常见的麻醉并发症。应评估患者的恶心呕吐风险,给予预防性药物治疗。对于已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应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和窒息。
体温监测与保温:手术患者苏醒期常因手术创伤、麻醉药物作用、环境温度等因素导致体温下降。应持续监测患者体温,并采取保温措施,如使用保温毯、加热垫等,维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三、苏醒期的护理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头偏向一侧,以便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自然流出,避免误吸。对于使用气管插管或喉罩的患者,应妥善固定管道,避免管道移位或脱落。
体位管理: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避免压迫手术部位和神经血管。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约束和保护,防止坠床和意外伤害。
疼痛管理:根据疼痛评估结果,给予个性化的镇痛治疗。注意镇痛药物的副作用,如呼吸抑制、嗜睡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恶心呕吐的护理:对于高风险患者,应给予预防性药物治疗。对于已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应给予安慰和鼓励,减轻其焦虑情绪。同时,保持环境整洁,减少不良刺激。
保暖措施:使用保温毯、加热垫等保温设备,维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注意监测患者体温变化,及时调整保温措施。
心理支持:苏醒期患者常因疼痛、不适和焦虑而产生恐惧和不安。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解释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过程,减轻其心理负担。
四、总结与建议
手术患者苏醒期的观察与护理是确保患者术后安全的关键环节。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苏醒期的生理变化和风险,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加强疼痛管理、恶心呕吐预防、体温监测与保温等方面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苏醒期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手术室和恢复室护士进行苏醒期护理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同时,加强对手术患者苏醒期的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王寅起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