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血管通路“三兄弟”:CVC、PICC、PORT的差异与优势解码

2025-01-28 08: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疗领域,对于需要长期或频繁进行静脉治疗的患者来说,血管通路装置就像他们的“生命通道”。而CVC、PICC、PORT这三种常见的血管通路装置,常被形象地称为血管通路的“三兄弟”,它们各有特点和优势,能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支持。

一、CVC:急危重症的“急救先锋”

CVC即中心静脉导管,它就像一条“高速公路”,通过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入,导管尖端直达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CVC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患者遭遇严重创伤、大量失血或休克时,CVC能够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输血、补液,就像给干涸的土地及时送来甘霖,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对于需要长期肠外高营养治疗、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或者进行静脉造影、经静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来说,CVC也是理想的选择。它操作相对简单,置管费用较低,一般在300 - 800元。不过,CVC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它的留置时间较短,通常为2 - 4周,出院时需要拔管,不能带回家。而且,留置时间长容易发生感染,导管脱出风险较大,导管外露也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二、PICC:中长期治疗的“贴心伙伴”

PICC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它如同一条“温柔的桥梁”,通过手臂的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头端直达上腔静脉。PICC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留置时间可达7天至1年。对于需要输注刺激性药物、化疗药物、静脉肠外营养的患者来说,PICC可以避免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和损伤,就像给血管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PICC的导管材质柔软、弹性好,对血管刺激性小,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而且,它价格相对便宜,操作及护理相对方便,治疗间歇期每周护理一次即可。患者带着PICC导管,日常活动基本不受影响,可以正常洗澡、做家务,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不过,PICC也有一些小缺点,比如治疗间歇期需要定期护理,导管外露可能会影响美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感染及形成血栓的情况。

三、PORT:长期治疗的“隐形卫士”

PORT即输液港,它是一种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由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以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组成,就像一个藏在身体里的“秘密武器”。PORT适用于长期及重复输注药物的患者,如长期肠外营养治疗及恶性肿瘤患者等,留置时间可长达10年以上,理论上甚至可以终身使用。

PORT的感染和血栓风险低,维护频率低,每4周护理一次即可,减少了患者往返医院的频率。而且,它完全埋植于皮下,外观美观,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可以正常洗澡、游泳,生活质量几乎不受影响。不过,PORT的置入成本较高,需要手术植入和拔除,手术创伤和疼痛感相对较大,拆除后还会留下疤痕。

四、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血管通路装置

选择血管通路装置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经济条件、维护依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果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CVC可能是首选;如果患者需要中长期静脉治疗,且对日常生活要求较高,PICC是不错的选择;而对于需要长期治疗,对美观和日常生活影响有较高要求的患者,PORT则更为合适。

CVC、PICC、PORT这三种血管通路装置各有优劣,它们就像血管通路的“三兄弟”,在不同的治疗场景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了解它们的差异和优势,有助于患者和医护人员做出更合适的选择,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李妍妍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肿瘤血液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