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为啥有些男人“晨勃”消失了?生殖男科来解惑

2025-04-17 19:0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男性的生理现象中,“晨勃”常常被视为健康活力的一个小小“标志”。不少男性习惯在清晨醒来时,感受到下体自然勃起带来的力量感,这似乎也成了开启新一天的独特方式。然而,生活中有些男人却发现,自己的“晨勃”悄然消失了,这难免让人心里犯嘀咕,甚至产生焦虑。今天,就让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的专家来为大家揭开这背后的谜团,一解心头之忧。

一、了解晨勃:身体的“夜间信号”

晨勃,医学上称为夜间阴茎勃起(NPT),它可不是毫无缘由出现的。一般来说,男性在夜间睡眠过程中,尤其是快速眼动期(REM),会出现数次阴茎勃起现象,每次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而清晨醒来时若正好赶上这一波,就会察觉到“晨勃”。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射,主要由神经系统调控,当大脑处于休息状态时,脊髓中枢发出指令,使得阴茎海绵体内的血管舒张,血液大量流入,阴茎便自然勃起。它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男性生殖系统的基本健康状态,是身体夜间自发的一种“自我检测”,确保阴茎的血管、神经等组织功能正常;另一方面,从进化角度看,晨勃或许与繁衍后代有关,在远古时期,清晨是人类活动开始的时段,良好的晨勃状态有利于随时开启交配行为,延续种族。

二、年龄因素:岁月带来的自然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晨勃也会受到影响。青春期至二三十岁时,男性的晨勃往往最为明显、频繁,这一阶段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巅峰,雄激素分泌旺盛,生殖系统活力满满。然而,步入中年后,尤其是40岁以后,雄激素水平开始缓慢下降,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减缓,阴茎海绵体的弹性也不如从前,血管内皮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就像老化的水管,水流通过不再顺畅。这些变化使得夜间阴茎勃起的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硬度都逐渐减弱,到了老年阶段,晨勃现象可能变得极为罕见甚至完全消失。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身体存在严重疾病,只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如同脸上逐渐增多的皱纹、头上慢慢变白的头发一样正常。

三、睡眠质量:夜间休息的关键影响

睡眠对晨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安稳、充足的睡眠是保证晨勃正常出现的重要前提。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都饱受睡眠问题的困扰,长期熬夜、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情况屡见不鲜。当男性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很差时,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就会紊乱。原本应该在夜间有序发出的促使阴茎勃起的指令,可能因为大脑的“疲惫”而无法正常传递,或者传递延迟、不完整。例如,长期熬夜加班的上班族,每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连续几天后,就会明显感觉晨勃次数减少;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夜间频繁呼吸暂停,身体会反复处于缺氧状态,这不仅干扰睡眠进程,还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包括阴茎的血液供应,使得晨勃受到抑制,甚至消失。

四、生活习惯:日常点滴的累积效应

1.吸烟酗酒:这两种不良习惯堪称男性生殖健康的“大敌”。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会随着血液循环游走全身,对阴茎的血管、神经造成损害。长期吸烟会使阴茎海绵体动脉血管收缩,血液流入受阻,就像给血管“上了枷锁”,同时还会降低神经的敏感度,让阴茎在夜间难以接收到勃起信号。酗酒同样糟糕,酒精过量摄入会干扰肝脏对雄激素的代谢,导致体内雄激素水平不稳定,忽高忽低。而且,酒精对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抑制了大脑发出勃起指令,以及脊髓中枢对指令的响应,双重打击下,晨勃自然就越来越不“给力”了。

2.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如今在男性中极为普遍,上班坐一天,下班瘫在沙发上,很少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缺乏运动导致身体血液循环不畅,尤其是盆腔部位,血液淤积,无法为阴茎勃起提供充足动力。长期以往,阴茎海绵体得不到足够的血液滋养,组织弹性下降,夜间勃起功能也随之衰退。相反,经常运动的男性,身体代谢旺盛,血液循环良好,不仅晨勃更有规律,性功能往往也能维持在较好水平。

3.精神压力:现代社会,男性面临着来自工作、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失调。大脑作为身体的“指挥官”,在压力下会优先将资源分配给应对压力的生理系统,如升高血压、加快心率等,而忽视了生殖系统的需求。这种内分泌失调使得雄激素分泌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收缩,血液难以流入,晨勃便悄然离去。例如,面临项目截止日期的职场男性,连续几周精神高度紧绷,晨勃可能就会“罢工”,等到压力缓解后,才慢慢恢复。

五、疾病因素:隐藏背后的健康隐患

1.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与晨勃消失密切相关。这些疾病会导致全身血管病变,阴茎的动脉血管也难以幸免。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液流动受阻,阴茎在夜间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灌注,自然就无法勃起。以动脉硬化为例,就像老旧的水管内壁生锈、堵塞,输送的水流变小,阴茎海绵体得不到充足血液,晨勃就会逐渐消失,而且这往往预示着心血管疾病可能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治疗,不仅关乎生殖健康,更是对全身健康负责。

2.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神经和血管。对于男性生殖系统,糖尿病会引发阴茎神经病变,使阴茎感觉迟钝,无法正常接收勃起信号;同时,血管内皮损伤,导致阴茎海绵体血管硬化、狭窄,血液供应不足。双重“打击”下,晨勃减弱甚至消失,性功能障碍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而且随着病程延长,病情可能会愈发严重,控制血糖、定期筛查并发症对于维持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3.内分泌疾病:垂体瘤、性腺功能减退症等内分泌疾病直接干扰了男性体内激素的正常分泌。垂体瘤可能压迫垂体,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导致睾丸分泌雄激素不足;性腺功能减退症更是使得雄激素水平严重低下。雄激素是维持男性第二性征和生殖功能的关键激素,其缺乏会让阴茎失去“雄风”,晨勃消失,还伴有性欲减退、精液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这类疾病需要专业内分泌医生诊断治疗,通过药物补充激素等手段来恢复内分泌平衡。

4.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生殖系统炎症,以及阴茎硬结症等疾病,也会对晨勃造成影响。炎症会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影响阴茎的正常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阴茎硬结症患者,阴茎海绵体白膜上出现硬结,阴茎勃起时会弯曲、疼痛,导致患者心理恐惧,潜意识里抑制勃起,久而久之,晨勃也会受到波及。及时治疗这些生殖系统疾病,消除病因,有助于晨勃的恢复。

六、药物因素:治疗背后的副作用

某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会带来影响晨勃的副作用。常见的如抗高血压药,尤其是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它们通过降低血压、调节心脏功能来治疗心血管疾病,但同时可能会干扰阴茎的血液供应和神经传导,导致晨勃减少。抗抑郁药也是“重灾区”,多数抗抑郁药物作用于大脑神经递质,调整情绪,但部分药物会抑制性欲、影响勃起功能,使得男性在服药期间晨勃消失。另外,一些镇静催眠药、抗肿瘤药等,在发挥主要治疗作用时,也可能附带影响男性生殖功能,出现晨勃异常。如果正在服用这些药物且发现晨勃有变化,不要惊慌,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病情权衡利弊,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尽量减轻药物对晨勃的影响,保障患者的生殖健康。

当发现晨勃消失时,男性朋友们不必过度焦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仔细回顾自己的生活习惯、睡眠情况、近期健康状况以及用药史,结合自身年龄因素,综合判断原因。如果怀疑是疾病或药物因素导致,务必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如性激素水平测定、夜间阴茎勃起监测、心血管检查等,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轻压力、定期体检,是守护男性生殖健康、维持正常晨勃的关键,让男性朋友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拥有健康活力。

(郭乐乐 漯河市中心医院 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