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策略

2025-01-19 20:5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它不仅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导致产妇出现贫血、感染、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和生活质量。因此,了解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策略对于保障产妇健康至关重要。

一、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1.  子宫收缩乏力:这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子宫不能有效地收缩,就无法关闭胎盘剥离面的血窦,导致大量出血。例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情况会使子宫过度膨胀,影响子宫收缩。

2.  软产道裂伤:当胎儿过大、产程过快或助产操作不当等情况发生时,容易导致产妇的会阴、阴道、宫颈等部位裂伤,从而引起出血。

3.  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等情况,会导致胎盘剥离不完全或残留,引发产后出血。

4.  凝血功能障碍:产妇若患有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贫血,或存在肝病等,会导致凝血机能紊乱。此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等也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二、产后出血的预防策略

(一)产前预防

1.  加强产前保健:产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贫血、高血压等,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对于高危孕妇,尤其是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性疾病、凝血功能异常者,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输血和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

2.  营养干预:孕期应注意营养均衡,补充足够的铁、叶酸等营养素,以提高对失血的耐受性。例如,对于中重度贫血的孕妇,应通过口服或静脉补充铁剂来纠正贫血。

(二)产时预防

1.  正确处理产程:在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以保证产妇的休息,防止产程延长。第二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适度做会阴侧切,胎头、胎肩娩出要慢,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滴注缩宫素,以加强子宫收缩。第三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测量出血量,胎盘未剥离前,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挤压子宫,待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及时协助胎盘娩出,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2.  预防性使用宫缩剂:预防性使用宫缩剂是预防产后出血最重要的常规推荐措施。缩宫素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首选药物,应用方法为头位胎儿前肩娩出后、胎位异常胎儿全身娩出后、多胎妊娠最后一个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10U稀释后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卡贝缩宫素半衰期较长,起效快,给药简便,100μg单剂静脉推注(1分钟内)或肌内注射,可减少治疗性宫缩剂的使用。麦角新碱和缩宫素联合使用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缩宫素,尤其是高危人群。

(三)产后预防

1.  密切观察产妇情况:胎盘娩出后2小时内,产妇仍需留在产房接受监护。在此期间,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量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2.  预防感染:产后出血产妇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应积极预防感染。医护人员应保持外阴清洁,及时更换卫生巾,避免使用不洁的卫生用品。同时,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三、产后出血的护理策略

(一)紧急止血

1.  针对病因止血:对于产后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可采用子宫按摩、宫缩剂应用等方法。例如,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药物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对于软产道裂伤引起的出血,应及时进行缝合修复。对于胎盘因素造成的出血,如胎盘残留,应进行清宫手术。对于凝血功能障碍者,应积极补充凝血因子,如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

2.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保持产妇的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有效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同时,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休克等严重情况并进行处理。

(二)心理护理

    产后出血会给产妇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应与产妇进行充分的沟通,耐心解答产妇的疑问,让产妇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治疗过程和预后情况,减轻产妇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同时,为产妇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减少外界的干扰和刺激。

(三)生活护理

1.  休息与活动:产后出血产妇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翻身、坐起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恢复。

2.  饮食护理:产后出血产妇应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例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可补充蛋白质和铁,有助于纠正贫血。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3.  个人卫生护理: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产妇在产后42天内应避免盆浴和性生活。

四、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

1.  产后复查:医护人员应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产后复查的时间、目的和意义。产后复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后出血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贫血、感染等。

2.  避孕指导:产后出血产妇在身体恢复期间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医护人员应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各种避孕方法的优缺点,帮助产妇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式。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但通过加强产前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密切观察产后情况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同时,科学合理的护理策略对于产后出血产妇的康复也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产妇及家属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共同保障产妇的身体健康。

(马苗苗 许昌市中心医院 妇产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