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儿童手足口病的护理与预防措施

2023-03-29 19:0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尤其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该病以发热、手足臀部皮疹、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特征,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虽然手足口病多为自限性疾病,但重症病例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手足口病的护理与预防措施,对于保护儿童健康至关重要。

一、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为2-10天,平均3-5天。患儿发病初期,常表现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或咽痛。随后,在患儿的手、足、臀部以及口腔内会出现皮疹或疱疹。这些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但口腔内的溃疡可能会引起疼痛和不适,影响患儿的进食和说话。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

二、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

1. 隔离与消毒

一旦发现孩子患有手足口病,应立即将其与其他儿童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对患儿的玩具、餐具、衣物等日常用品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或煮沸消毒。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病毒在室内停留的时间。

2. 体温监测与降温

    定期监测患儿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贴退热贴、温水擦浴等。

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可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治疗。但需注意,不要给患儿捂汗,以免加重病情。

3. 口腔护理

鼓励患儿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减轻疼痛。

避免给患儿食用过热、过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加重溃疡。

可使用生理盐水或淡盐水漱口,有助于清洁口腔,预防感染。

4. 皮肤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皮疹,以免继发感染。

剪短患儿的指甲,必要时可佩戴手套,防止抓破皮疹。

若皮疹瘙痒难耐,可遵医嘱给予外用止痒药膏。

5. 饮食与营养

给患儿提供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稀饭、面条、果汁等。

避免给患儿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鼓励患儿多喝水,有助于排毒和退热。

6. 心理安抚

患儿因病痛而烦躁不安时,家长应给予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轻其恐惧和焦虑。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1. 加强个人卫生

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

督促儿童在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时及时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至少20秒。

2.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和消毒儿童的玩具、餐具、衣物等日常用品。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病毒在室内停留的时间。

避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减少与感染者的接触机会。

3. 注意饮食卫生

给儿童提供干净、卫生的食物和水源。

避免给儿童食用生冷、不洁的食物,尤其是未经煮熟的肉类和海鲜。

教育儿童不要随意捡拾地上的食物,以免摄入病毒。

4. 接种疫苗

目前已有针对手足口病的疫苗上市,可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

家长可根据当地疫情和医生的建议,为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但需注意,疫苗并非100%有效,仍需结合其他预防措施。

5. 关注天气预报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给儿童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保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感染。

6. 加强健康教育

家长应加强对儿童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提高儿童的自我防护意识。

教育儿童在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以便及时就医。

四、结语

手足口病虽然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但通过科学的护理与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保护儿童的健康。家长们应加强学习,掌握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以便在患儿发病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同时,保持与医生的良好沟通,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此外,加强个人卫生、保持环境卫生、注意饮食卫生、接种疫苗等预防措施的实施,也有助于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范苗苗 长葛市人民医院 儿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