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胎儿窘迫:宝宝在宫内发出的求救信号

2024-10-07 15:4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每一位准妈妈在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都满心期待着一个健康宝宝的诞生。然而,有一种情况却可能让这份期待蒙上阴影,那就是胎儿窘迫。它就像是宝宝在子宫内发出的急切求救信号,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什么是胎儿窘迫

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通过胎盘和脐带获取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但当某些因素打破了这种平衡,导致胎儿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时,就会引发胎儿窘迫。这种情况可发生在孕期,尤其是妊娠晚期,也可能出现在分娩过程中。据统计,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在3%-10%左右,是导致新生儿窒息、脑瘫甚至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胎儿窘迫是由什么引起的

1.母体因素:准妈妈的身体状况对胎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导致胎盘血管痉挛,减少胎盘的血液灌注,使胎儿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严重的贫血会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同样影响胎儿的氧气供应。另外,孕妇心肺功能不全、高热等,也会间接影响胎儿的氧供。

2.胎盘因素: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胎盘早剥时,胎盘从子宫壁分离,中断了胎儿的血液供应,会迅速引发胎儿窘迫。前置胎盘会使胎盘位置异常,影响血液交换。胎盘功能减退,如过期妊娠时胎盘老化,也无法为胎儿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氧气。

3.脐带因素: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纽带。脐带绕颈在孕期较为常见,当绕颈圈数过多或过紧时,会勒紧脐带,阻碍血液流通。脐带打结、扭转或脱垂,同样会导致脐带血流受阻,使胎儿面临缺氧的危险。

4.胎儿因素:胎儿自身发育异常,如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呼吸系统发育不全、严重的胎儿畸形等,会影响其对氧气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引发胎儿窘迫。

胎儿窘迫有哪些表现

1.胎动异常:胎动是孕妇自我监测胎儿安危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正常情况下,胎动每12小时约30-40次。如果胎动次数减少,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者胎动过于频繁后又逐渐减少,都可能是胎儿窘迫的早期信号。这是因为胎儿在缺氧初期会表现出躁动不安,胎动频繁;随着缺氧加重,胎儿逐渐无力,胎动就会减少。

2.胎心异常:胎心监护是监测胎儿窘迫的重要手段。正常胎心率为110-160次/分钟。当胎儿缺氧时,胎心率会发生变化,初期可能表现为胎心率加快,超过160次/分钟;若缺氧持续不缓解,胎心率会逐渐减慢,低于110次/分钟,且节律不规则。

3.羊水污染:羊水是胎儿生活的环境,正常羊水是清亮透明的。当胎儿缺氧时,会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胎粪排入羊水中,使羊水污染。根据污染程度,羊水可分为Ⅰ度(浅绿色)、Ⅱ度(黄绿色,混浊)、Ⅲ度(棕黄色,稠厚)。羊水污染程度越重,提示胎儿窘迫越严重。

胎儿窘迫对胎儿有什么危害

1.新生儿窒息:这是胎儿窘迫最直接的后果。出生时,由于在宫内长期缺氧,胎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的呼吸,表现为皮肤青紫、呼吸微弱或无呼吸、心率减慢等症状。新生儿窒息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抢救,会对新生儿的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2.缺血缺氧性脑病:严重的胎儿窘迫会导致胎儿大脑缺氧缺血,引起脑组织损伤,进而发展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惊厥、肌张力改变等症状,即使经过积极治疗,也可能遗留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影响孩子的一生。

3.生长发育迟缓:长期慢性缺氧会影响胎儿的营养供应,阻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出生后体重低于正常标准,身高、头围等发育指标也可能落后于同龄人。

发现胎儿窘迫,该如何应对

1.孕期应对:孕妇在孕期要按时进行产检,尤其是孕晚期,应增加产检次数,密切关注胎儿的发育情况和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发现胎动异常,要立即就医,进行胎心监护、B超等检查,评估胎儿是否存在窘迫。如果确诊为胎儿窘迫,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于轻度缺氧的胎儿,孕妇可采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流量,改善胎儿的氧供;同时,可给予吸氧治疗,提高母体血氧含量,间接为胎儿提供更多氧气。如果胎儿窘迫是由孕妇的基础疾病引起,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医生会积极治疗孕妇的疾病,以缓解胎儿缺氧症状。

2.分娩期应对: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会持续进行胎心监护,密切观察胎心率的变化。一旦发现胎儿窘迫,会根据产程进展和胎儿情况迅速做出决策。如果宫口已开全,胎儿先露部较低,可尽快通过阴道助产,如产钳助产或胎头吸引术,使胎儿尽快娩出;若宫口未开全,胎儿窘迫严重,应立即行剖宫产术,以最快速度将胎儿取出,避免胎儿在宫内进一步缺氧。

胎儿窘迫是孕期需要高度警惕的问题,它关乎着宝宝的健康和生命。准妈妈们要了解胎儿窘迫的相关知识,重视胎动监测,按时产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就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胎儿的安全,让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

(薛华平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产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