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理康复同样重要,如何帮脑梗死患者走出抑郁阴霾?

2025-04-15 13:2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脑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损害,还常常伴随着心理层面的冲击,其中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脑梗死后抑郁(PSD)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还可能阻碍其身体康复进程,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心理康复与生理治疗同等重要,是脑梗死患者全面康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脑梗死患者有效应对抑郁,促进其心理康复。

一、认识脑梗死后抑郁

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通常在卒中后数月内出现,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自责感、无助感以及自杀念头等。这种抑郁状态可能源于生理变化(如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社会心理因素(如功能丧失、社交隔离)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值得注意的是,PSD往往被生理症状所掩盖,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二、识别抑郁症状

及时发现和识别脑梗死后抑郁的症状是进行有效干预的关键。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留意以下迹象:持续的悲伤或空虚感、兴趣或快乐感减退、能量下降、睡眠障碍、食欲或体重显著变化、集中注意力困难、自我价值感降低、有自杀念头或行为等。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寻求专业帮助。

三、专业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CBT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增强应对技能,从而改善情绪状态。对于PSD患者而言,CBT能有效减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满意度。

心理动力学治疗:通过探索患者的潜意识冲突和早期生活经历,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感反应和行为模式,从而减轻抑郁情绪。

支持性心理治疗:提供情感支持,增强患者的应对能力,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

四、药物治疗

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必要时可结合药物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是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五、家庭与社会支持

家庭的支持对于PSD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家属应提供情感上的支持,理解患者的情绪波动,鼓励其表达感受,避免过度保护或忽视。同时,积极参与康复计划,共同设定实际可行的目标,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和功能恢复。

社区和康复机构也应发挥作用,提供康复资源、心理咨询服务和社交活动,帮助患者重建社交网络,增强归属感。

六、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改善心理状态同样重要。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如散步、瑜伽或太极,这有助于释放内啡肽,提升心情。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饮食,避免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这些都有助于稳定情绪。

七、持续监测与调整

PSD的治疗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持续监测和调整。患者应定期接受心理评估,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及时反馈治疗效果和任何不适。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确保最佳疗效。

八、结语: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脑梗死后抑郁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但通过综合的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家庭支持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完全有可能走出抑郁阴霾,重获生活的乐趣和希望。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心理康复与生理治疗同样重要,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以及社区的支持缺一不可。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健康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光明、温暖的未来。

(朱盼 河南省中医院 脑病三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