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流感知识的科普

2025-01-14 16:4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流行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性强,常引起全球性大流行。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尤其在春季和冬季高发,容易在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人群密集场所暴发。

二、流感的症状

流感的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为严重,病程也更长。主要症状包括:

1、发热:通常为高热,体温可达38.5℃以上,甚至超过40℃。

2、全身症状: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关节疼痛等,这些症状往往在发病初期最为明显。

3、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胸闷和呼吸困难。

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尤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流感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4天出现,病程一般为3-7天,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恢复。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患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者。

三、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

1、飞沫传播:这是流感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产生大量含有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可以悬浮在空气中,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导致感染。

2、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手机等)后,再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也可能导致感染。

3、空气传播:在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形式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增加传播风险。

四、预防措施

预防流感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增强个人免疫力,具体措施包括:

1、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流感疫苗每年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进行更新,以应对不同类型的流感病毒。建议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饭后、咳嗽或打喷嚏后。

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避免用手直接遮挡。

避免触摸: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因为这些部位的黏膜容易被病毒侵入。

3、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教室、办公室、商场等。

4、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5、减少聚集: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电影院、公共交通工具等。如果必须前往,建议佩戴口罩。

五、治疗方案

流感患者一般需隔离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症状较重者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若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具体治疗措施包括:

1、对症治疗:

1.1、发热: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发热和全身不适。

1.2、咳嗽:使用止咳药缓解咳嗽症状,但需注意不要抑制痰液排出。

1.3、咽痛:使用含片或漱口水缓解咽部不适。

2、抗病毒治疗:对于症状较重或高危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这些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

3、并发症处理:如果患者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流感虽然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和减轻症状。希望大家在春季高发期,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李青青 汤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股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