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失眠的中西医科普

2024-11-07 18:2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引言

失眠,这个看似简单却困扰着无数人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它不仅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在中西医的视角下,失眠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应对方法。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失眠的中西医科普知识,帮助您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常见睡眠障碍。

一、失眠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失眠是指个体在适当的环境下,经过充足的睡眠时间,却仍无法获得充分的睡眠质量或数量,从而影响到日常生活的一种状态。

分类:失眠按周期可分为暂时性失眠、短期性失眠和长期性失眠;按原因可分为继发性失眠和原发性失眠;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心理生理性失眠、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焦虑障碍相关性失眠等。

二、失眠的中西医认识

中医视角:

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不得眠”或“目不瞑”。中医认为,失眠的主要病因是心神不宁、阴阳失衡。具体来说,失眠可能与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和病后体虚等因素有关。例如,情志内伤导致情绪波动,直接影响心肝脾肺肾的功能,造成气血运行不畅;饮食不节如过食辛辣、油腻食物,或晚餐过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影响睡眠。

中医将失眠分为多种类型,如心脾两虚型、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病理机制和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如,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常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思虑过度,耗伤心脾之气所致。

西医视角:

西医认为失眠是一种睡眠障碍,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生活行为以及个性特点等。例如,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情绪波动、压力等心理因素都可能引起失眠;年龄增长、身体疲劳、激素水平变化等生理因素也可能导致失眠。此外,环境因素如噪音、光线、温度等不适宜的条件,以及缺乏规律作息、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影响睡眠。

从生理机制上看,失眠患者通常伴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功能失调,具体表现为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CRH)和皮质醇的分泌明显增加。此外,交感神经活性增高造成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是诱发失眠的原因之一。

三、失眠的症状与危害

症状:失眠的主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成人入睡潜伏期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小时)。这些症状每周至少出现3次,并且伴有日间功能障碍或日间的痛苦体验,如疲劳、情绪低落或易激惹、躯体不适、认知障碍、焦虑情绪等。

危害:长期失眠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早衰、机体免疫能力下降等危害。此外,失眠还可能引起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等,甚至增加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四、中西医治疗失眠的方法

中医治疗:

药物治疗:中医会根据患者具体症状体征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或中成药。例如,对于肝郁化火型失眠,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对于心脾两虚型失眠,常用归脾汤等。

非药物治疗:包括针灸、推拿、穴位敷贴、五行音乐疗法、传统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等)、艾灸、足浴芳香疗法、耳针疗法等。这些方法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等方式,有助于改善睡眠。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的抗失眠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安眠药(如舒乐安定、氯硝安定)、非苯二氮䓬类安眠药(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褪黑素)等。这些药物具有镇静催眠、减少夜间觉醒、增加总睡眠时间等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购买和服用。

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行为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睡眠卫生教育等)、物理治疗(如重复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等)等。这些方法通过纠正患者对失眠的认知和态度、改善睡眠环境和习惯、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等方式,有助于改善睡眠。

五、失眠的预防与自我管理

预防:

保持规律作息:建立固定的睡觉和起床时间,即使在周末或假期也要尽量保持一致。这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凉爽、黑暗,并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尽量避免在床上看电视或使用电子设备,以便建立正确的睡眠联想。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在睡前饮用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以及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适度锻炼:白天可以适当做一些较剧烈的运动,而晚上建议做一些舒缓的运动。运动有助于消耗能量,提高睡眠质量。

自我管理:

学会放松:在睡前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这些方法有助于舒缓身心,促进睡眠。

避免过度思考:在睡前避免过度思考工作、学习等问题,以免增加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建立睡前仪式:如阅读、听音乐等,这些活动有助于放松身心,为睡眠做好准备。

六、结语

失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在中西医的视角下,失眠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应对方法。通过了解失眠的定义、分类、症状与危害以及中西医治疗失眠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常见睡眠障碍。同时,通过积极的预防和自我管理措施,我们可以降低失眠的发病风险,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如果您正遭受失眠的困扰,请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的帮助。

(时峰 永城市人民医院 国医堂)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