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呼吸道感染,居家护理很重要!
“孩子感冒咳嗽,在家怎么护理?”
“老人发烧、痰多,要不要马上去医院?”
“流感高发期,如何避免全家感染?”
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支气管炎等)是常见病,大多数轻症患者可以在家护理。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本指南将教你:
✅如何判断病情轻重?
✅居家护理的7大关键措施
✅哪些情况必须就医?
✅如何预防家庭内传播?
第一呼吸道感染,先判断轻重
1.常见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鼻塞、流涕、咽痛、咳嗽、低烧
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持续高烧、胸闷、呼吸急促、痰多且浓
2.哪些情况可以在家观察?
✔体温<38.5℃,精神状态尚可
✔咳嗽但不影响睡眠
✔无呼吸困难
3.哪些情况必须就医?
⚠️高烧不退(>3天)或体温>39℃
⚠️呼吸急促(成人>20次/分钟,儿童>40次/分钟)
⚠️嘴唇发紫、胸痛、意识模糊
⚠️老人、婴幼儿、孕妇、慢性病患者(免疫力较低,易重症化)
第二居家护理7大关键措施
1.科学退烧:别乱用退烧药!
38.5℃以下: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多喝水)
38.5℃以上: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或布洛芬
❌不要用酒精擦身(可能刺激皮肤或引发酒精中毒)
❌不要交替使用退烧药(增加肝肾负担)
2.咳嗽护理:止咳≠治病
干咳:可适当用蜂蜜(1岁以上儿童)或润喉糖
痰多:鼓励拍背排痰(空心掌轻拍背部)
❌不要盲目镇咳(咳嗽是排痰的自我保护机制)
3.保持呼吸道湿润
多喝温水(每天1.5-2L)
使用加湿器(湿度40%-60%)
蒸汽吸入(热水杯熏鼻,缓解鼻塞)
4.饮食调理:清淡但营养
宜吃:粥、蒸蛋、蔬菜汤、水果(如梨、橙子)
忌口:辛辣、油腻、冷饮(刺激咽喉)
特殊人群:老人、儿童可少量多餐
5.休息与活动
保证充足睡眠(至少7-8小时)
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肺负担)
适当开窗通风(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6.家庭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患者单独房间(尽量1人1间)
戴口罩(尤其照顾者)
餐具、毛巾分开使用
门把手、手机等高频接触物品每日消毒
7.监测病情变化
每天测2次体温(早、晚各1次)
记录症状变化(咳嗽是否加重?痰液颜色?)
备好血氧仪(老年人建议监测血氧,正常>95%)
第三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1.婴幼儿(0-3岁)
❌不要用成人感冒药(可能含危险成分)
✔鼻塞可用生理盐水滴鼻
✔发烧超过38℃及时就医
2.孕妇
退烧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可能影响胎儿)
避免用力咳嗽(可能诱发宫缩)
3.慢性病患者(如哮喘、慢阻肺)
备好急救药物(如哮喘患者随身带沙丁胺醇)
病情变化立即就医(易并发肺炎)
第四预防家庭内传播
1.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每年接种)
肺炎疫苗(老人、慢性病患者建议接种)
2.日常防护
勤洗手(肥皂+流动水,至少20秒)
咳嗽礼仪(用纸巾遮口鼻,或肘部遮挡)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不熬夜
第五常见误区澄清
❌“感冒必须吃抗生素”→病毒性感染抗生素无效!
❌“发烧要捂汗”→可能引发高热惊厥!
❌“咳嗽久了会变肺炎”→肺炎是感染加重导致,不是咳嗽引起的!
结语:科学护理,守护呼吸健康
记住3个关键:
轻症可居家,重症速就医
科学护理比乱吃药更重要
预防永远比治疗更有效
(曹娜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