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膝盖退行性病变——老年生活的“绊脚石”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老年人的膝盖仿佛变成了一台“老旧机器”,时不时就发出“嘎吱嘎吱”的抗议声,这便是常见的膝盖退行性病变在作祟。它如同在原本光滑的关节表面撒下了一把沙子,使得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上下楼梯变得异常艰难,日常的散步、起身坐下都成了让人头疼的事,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让他们的活动范围大大受限,只能困在家中“望路兴叹”。不过,面对这一困扰,中西医结合保养法宛如一束希望之光,为老年人守护膝盖健康带来了诸多有效策略。
二、中医保养:传统智慧润养关节
1.中药内服,调理脏腑气血:中医认为,膝盖退行性病变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密切相关。肝肾主筋骨,随着岁月流逝,肝肾精气渐衰,筋骨失养,就容易出现问题。中医师会依据老年人的具体症状、舌象、脉象等综合辨证,开出个性化的中药方剂。若属肝肾亏虚型,常用六味地黄丸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方中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芍药甘草汤柔筋止痛,两者合用,滋养肝肾,为膝关节提供内在动力,增强其韧性;若是气血不足型,八珍汤加减为常用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养血,气血充足了,关节得以濡养,疼痛、肿胀等症状便能缓解。患者按疗程服用中药,每疗程10-15天,从根本上调理身体机能,改善膝关节的营养供应。
2.中药熏蒸,温通经络散寒:中药熏蒸是利用中药蒸汽的温热和药力,透过皮肤直达病所。将艾叶、乳香、没药、木瓜、川乌、草乌等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的中药碾碎,装入布袋,放入熏蒸仪中加热,让患者暴露膝关节,在蒸汽的笼罩下接受治疗。温热的蒸汽能使毛孔张开,药物更易渗透,直接作用于膝关节的肌肉、骨骼、滑膜,驱散积聚在此的寒湿之邪,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化解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每周进行2-3次中药熏蒸,每次20-30分钟,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僵硬感会显著减轻,活动也会更加自如,仿佛给老化的关节注入了一股“暖流”,重新焕发生机。
3.针灸推拿,疏通经络气血:针灸在缓解膝盖退行性病变方面有着独特功效。中医师选取膝关节周围的穴位,如血海、梁丘、犊鼻、足三里、阳陵泉等,这些穴位如同交通枢纽,连接着膝关节的气血经络。当毫针刺入穴位,患者会感受到酸、麻、胀、重等“得气”之感,这意味着经气被调动,气血开始重新顺畅流动,濡养膝关节,通则不痛,疼痛、肿胀随之减轻。一般每周进行2-3次针灸治疗,坚持几个疗程,便能看到明显效果。推拿按摩同样重要,专业推拿师先用揉、按、滚等手法放松膝关节周围紧张的肌肉,再用弹拨法松解粘连的组织,最后轻轻屈伸膝关节,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每次推拿按摩约40-60分钟,过程中患者膝关节会逐渐温热、舒适,定期进行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状态,延缓病变进展。
三、西医保养:现代科技助力关节健康
1.药物治疗,缓解疼痛炎症:当膝盖退行性病变引发疼痛、炎症时,西药能快速发挥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是常用的止痛“利器”,它们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效缓解膝关节的疼痛、肿胀,让患者暂时摆脱痛苦,恢复部分日常活动能力。但这类药物不宜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引发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对于关节软骨磨损严重的患者,还会使用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药物,它们能为软骨修复提供原料,刺激软骨细胞合成蛋白聚糖,增强软骨的弹性和耐磨性,减缓软骨退变进程,虽不能完全逆转病变,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关节功能。
2.物理治疗,修复关节功能:物理治疗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为膝关节保养提供有力支持。热敷是简单易行的方法,通过热传递,使膝关节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减轻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红外线、微波理疗则利用热效应,深入肌肤深层,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也是常用手段,玻璃酸钠如同关节内的“润滑剂”,它能增加关节液的黏稠度,改善关节的润滑功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减轻疼痛,保护软骨。一般每周注射1次,3-5次为一个疗程,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能显著提升膝关节的舒适度,增强其活动能力。
3.运动康复,增强关节稳定性: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运动康复锻炼至关重要。适度的运动能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为关节提供更好的支撑,减轻关节压力。如直腿抬高运动,患者仰卧位,双腿伸直,缓慢抬起一侧腿,离床面约30-40厘米,保持5-10秒后放下,双腿交替进行,每天重复10-15次,可锻炼大腿前侧肌肉;靠墙静蹲也是不错的选择,患者后背靠墙,双脚与肩同宽,缓慢下蹲,使大腿与小腿成90度角,坚持30-60秒,重复5-10次,能强化大腿前后侧及臀部肌肉。这些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长期坚持,可有效延缓膝盖退行性病变的发展,让老年人的膝关节更稳健。
四、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共护膝盖
1.日常保养:在日常生活中,中西医结合的保养方法能为老年人的膝盖提供全方位呵护。从饮食上,中医建议多吃一些具有滋补肝肾、养血活血功效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红枣、枸杞等,为身体补充营养,增强关节滋养;西医强调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新鲜蔬果等,促进骨骼健康。同时,结合中医的中药泡脚,选用艾叶、花椒、生姜等中药煮水,每晚睡前泡脚15-20分钟,温通经络,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再配合西医的膝关节保暖措施,如佩戴护膝,尤其是在寒冷天气或外出时,防止寒邪入侵,双管齐下,让膝关节时刻保持良好状态。
2.发作期:当膝盖退行性病变急性发作,疼痛肿胀剧烈时,西药的止痛、消炎作用能迅速缓解患者的痛苦,让患者先稳住情绪,恢复一些基本活动能力,如及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同时,结合中医的针灸、中药熏蒸等方法,从经络气血层面进行调理,疏通膝关节经络,驱散寒湿之邪,虽然不能立即根治,但能为后续治疗奠定良好基础,缓解疼痛的同时,增强膝关节的自我修复动力,达到标本兼治的初步效果。
3.缓解期:进入缓解期后,患者膝关节疼痛减轻,但仍需进一步巩固治疗成果。中医的中药内服、推拿按摩等方法持续发挥作用,滋养肝肾、祛除寒湿,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的内在环境,增强膝关节的韧性。西医的物理治疗如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运动康复锻炼等,则帮助恢复膝关节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促进关节组织修复。例如,定期进行关节腔内注射,配合中药调理,让膝关节软骨逐渐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能力进一步提升,预防病情复发。
五、日常预防:未雨绸缪,守护膝盖健康
1.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肥胖是膝盖退行性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给膝关节带来巨大压力,加速软骨磨损。老年人应合理饮食,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适当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轻膝关节的承重负担,为关节“减负”,延缓病变发生。
2.适度运动,锻炼关节肌肉:虽然膝关节出现问题,但适度运动依然不可或缺。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强度适中,既能活动膝关节,又能锻炼周围肌肉,增强关节稳定性。不过,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防止关节损伤,让运动成为保护膝关节的“利器”。
3.避免损伤,保护关节安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注意保护膝关节免受外伤。上下楼梯时要一步一步缓慢进行,避免摔倒;坐下和起身时,利用扶手或其他支撑物,减轻膝关节压力;不要长时间蹲着或跪着干活,尽量选择坐高一点的椅子,减少关节过度屈曲,为膝关节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六、总结
老年人膝盖退行性病变虽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中西医结合保养法为守护膝关节健康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中医以其传统智慧,从调理脏腑气血、温通经络散寒等方面滋养关节;西医凭借现代科技,在缓解疼痛炎症、修复关节功能等领域精准发力。二者优势互补,协同作战,再辅以日常预防措施,全方位守护老年人的膝盖。只要老年人积极配合保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持之以恒地进行治疗与锻炼,就能让膝关节“老当益壮”,重新畅享轻松自在的生活。希望每一位老年朋友都能拥有健康的膝盖,安度幸福晚年。
(冉雪菲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颈肩腰腿痛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