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就像一颗潜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一旦发作,便是对生命的一次严峻考验。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急诊内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急性心梗的症状识别
急性心梗的症状多样且剧烈,及时识别这些症状是急救的第一步。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的、压榨性或闷痛,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肩、左臂、下颌、颈部、上腹部等部位放射。这种疼痛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3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不能缓解。
除了胸痛,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症状。呼吸困难是由于心肌梗塞导致心脏功能受损,泵血能力下降,肺部淤血所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可能与心肌梗塞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或心脏排血量降低导致的胃肠道灌注不足有关。出汗则是由于心肌缺血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汗腺分泌增加。心悸则表现为心跳加速、心律不齐或心跳沉重感,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脏电活动紊乱所致。
二、紧急呼叫与现场急救
一旦怀疑患者发生急性心梗,需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拨打电话时,要准确告知调度员患者所在位置、症状表现(如持续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大致年龄以及既往病史(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以便急救人员能够携带必要设备快速赶来。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现场急救同样重要。首先要让患者就地休息,避免任何活动,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帮助患者调整至舒适体位,解开上衣领口束缚,保持呼吸顺畅。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应给予吸氧(如果条件允许)。如果患者有硝酸甘油,可以让其舌下含服1片(0.5mg),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则禁止使用硝酸甘油。
此外,如果患者突然失去意识、呼吸停止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先进行30次胸外按压,按压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5-6厘米。随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若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尽快获取并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在分析心律后,如有需要,及时按下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三、医院救治流程
急救人员到达后,会迅速将患者转运至医院。到达医院后,急诊内科的医生们会立即展开救治行动。
快速诊断:首先进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可以帮助快速确定心肌梗死的存在和类型。同时,还会进行心肌酶学检查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紧急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诊断结果,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医生会尽快决定是否进行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开通堵塞的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
溶栓治疗: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来溶解血栓,使堵塞的血管重新通畅。这种方法适用于发病时间短、没有介入治疗条件或介入治疗风险较高的患者。
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将支架等器械送入堵塞的血管处,将血管撑开并恢复血液流通。这是目前治疗急性心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术后监护:治疗后,患者需要在监护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以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康复。
四、康复与预防
急性心梗患者在治疗后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护理。包括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可能诱发心梗的因素。
预防心肌梗死的关键是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吸烟、家族冠心病史和缺乏锻炼等。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避免这些危险因素,例如戒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此外,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来说,定期接受体检也是非常重要的。
急性心梗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但只要我们能够及时识别症状、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就有很大的机会战胜它。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急诊内科的医生们始终站在最前线,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郭哨恺 安阳市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