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密切监测和治疗后,当病情稳定并符合出院标准时,通常会转回家中继续康复。然而,有些患者在回家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症状,其中憋喘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信号。憋喘,尤其是突发且持续加重的憋喘,可能是“沉默杀手”——肺栓塞的前兆。肺栓塞是一种由于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生命危险。本文将探讨肺栓塞的三个主要前兆,以及为什么ICU患者回家后应特别关注这些症状。
一、肺栓塞的三个前兆
1. 突发憋喘
憋喘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或轻微运动后加剧。由于肺栓塞导致肺动脉阻塞,影响了肺部的氧气交换功能,使得身体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从而引发憋喘。对于ICU患者而言,尤其是那些曾经历过长时间卧床或手术的患者,其血液循环可能受到影响,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憋喘应被视为潜在肺栓塞的重要信号。
2. 胸痛
胸痛也是肺栓塞的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尖锐或钝痛,可能位于胸骨后、肩部或背部。这种疼痛可能随着呼吸或咳嗽而加重。胸痛的出现往往是由于肺动脉阻塞引起的肺部血流障碍,导致肺部组织缺氧和炎症,进而刺激胸膜或肋间神经。对于ICU患者来说,如果回家后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应立即就医检查,以排除肺栓塞的可能性。
3. 心率加快和血压下降
肺栓塞患者还可能出现心率加快(心动过速)和血压下降(低血压)的症状。这是由于肺动脉阻塞导致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泵血以维持身体的氧气供应,同时肺部血液回流受阻,减少了心脏的回心血量,从而引发心率加快和血压下降。这些症状的出现通常意味着肺栓塞已经对循环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二、为什么ICU患者回家后应特别关注这些症状?
ICU患者,特别是那些经历了重大手术、长时间卧床或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其血液循环系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在ICU治疗期间,患者通常接受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但出院后这种保护性作用可能减弱或消失。此外,由于ICU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经历了多种医疗干预和药物治疗,其身体状态相对脆弱,对肺栓塞等并发症的耐受性降低。
因此,ICU患者回家后应特别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尤其是突然出现憋喘、胸痛、心率加快和血压下降等症状时。这些症状可能是肺栓塞的早期信号,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病情迅速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三、应对措施与建议
及时就医:ICU患者回家后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以排除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
保持活动: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康复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抗凝药物或其他治疗药物,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定期随访:定期进行随访检查,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四、结语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于ICU患者来说,其发生的风险可能更高。因此,患者在回家后应特别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尤其是憋喘、胸痛、心率加快和血压下降等症状的出现。及时就医、保持活动、遵医嘱用药、定期随访以及健康饮食等措施,有助于降低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同时,医护人员也应加强对ICU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提高患者对肺栓塞等潜在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侯笑颜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