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肺栓塞:沉默的“隐形杀手”,这些救命知识一定要知道!

2025-03-20 15:1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肺栓塞,这个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的疾病,实际上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沉默杀手”。它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作为关心您健康的一员,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您更深入地了解肺栓塞,并学会如何预防与应对这一疾病。

一、肺栓塞:认识“沉默的杀手”

肺栓塞,简而言之,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引起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肺血栓栓塞(PTE),占到所有肺栓塞的75%-90%。这些栓子大多来源于下肢深部静脉的血栓形成,它们随血流进入肺动脉,造成血液流动受阻,从而影响肺部的氧气交换功能。

肺栓塞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疾病,如肺炎、冠心病等。常见的症状包括轻微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痛(可能像心绞痛一样)、咳血、心跳加速、焦虑不安以及晕厥等。当这些症状出现时,尤其是呼吸困难、胸痛和咳血这三个症状同时出现,医学上称之为“肺梗死三联征”,此时应高度怀疑肺栓塞的可能。

二、谁更容易被“沉默的杀手”盯上?

1、长期卧床或久坐的人群:如术后患者、长期卧床的老人、长途旅行者以及办公室白领等。由于长时间缺乏运动,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容易形成血栓。

2、肥胖人群:肥胖者体内脂肪含量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

3、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静脉曲张等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影响,血液循环不畅,也更容易发生肺栓塞。

4、妊娠期和产后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和子宫的压迫,妊娠期和产后的女性也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进而引发肺栓塞。

三、预防“沉默的杀手”:生活中的“防栓术”

1、动起来:每1-2小时活动一下,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2、均衡饮食:少盐多纤维,适量食用抗凝食物。如大蒜、姜、洋葱等具有清洁血管的作用,可以适量食用。同时,避免食用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3、多喝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2000毫升,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4、穿着抗血栓压力袜:对于需要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的人群,可以穿着抗血栓压力袜来促进静脉回流,预防血栓形成。

5、特殊情况的预防:

长途旅行:穿着宽松衣物,定期活动下肢,使用压力袜,充分饮水。

手术或住院: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早期活动,使用气压泵治疗和弹力袜。

妊娠期和产后:适度活动,使用压力袜,遵医嘱用药,循序渐进恢复。

四、应对“沉默的杀手”:急救与护理

一旦怀疑或确诊为肺栓塞,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在等待救援或就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立即让患者停止活动:让患者原地坐下或躺下,避免因活动增加身体耗氧量,加重病情。

2、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发生感染。如有必要,可给予氧气吸入,以缓解缺氧症状。

3、拨打急救电话:在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也至关重要。

1、肢体护理:每日进行四肢关节被动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定时做踝关节屈伸运动,促进静脉回流;适当抬高下肢15°-30°,以促进静脉回流。

2、皮肤护理: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减轻局部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温水轻柔擦拭;保持床单平整干燥,使用减压床垫。密切关注皮肤颜色变化,尤其是骨突部位。

3、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给予情感支持,提供疾病相关知识;鼓励家属参与护理,创造积极的康复环境。

五、康复期的注意事项

1、继续抗凝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继续使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复发。

2、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评估血栓风险,检查凝血功能等。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坚持运动、均衡饮食、多喝水等健康生活方式,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复发。

4、避免高风险行为:避免长时间久坐、卧床等高风险行为,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5、关注基础疾病:对于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降低肺栓塞的复发风险。

预防永远是最好的治疗。提高健康意识,学会预防与应对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降低其带来的风险。让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关爱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共同远离这个“沉默的杀手”。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贾杨

(贾杨 南阳市中心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