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血压不是小问题,这些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2023-10-17 19:1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高血压这个“隐形杀手”悄然潜伏在许多人身边,无声无息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你可能听说过“高血压”这个词,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高血压那些事儿,让你对它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一、高血压,到底是个啥?

高血压,简单来说,就是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水平。就像水管里的水如果压力太大,会把水管撑坏一样,长期的高血压也会损害我们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正常情况下,血压有两个数值: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最高压力,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动脉内的最低压力。一般来说,成年人非同日三次测量的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就被诊断为高血压。

二、高血压,为啥找上你?

高血压的成因复杂多样,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

1、遗传因素: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有高血压,子女患病的几率会增加。

2、环境因素:饮食过咸、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高血压的诱因。

3、年龄与性别: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压容易升高。男性在45岁前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但绝经后女性发病率上升。

4、体重超标: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大大增加。

5、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也可能引发高血压。

三、高血压,有啥危害?

高血压之所以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是因为它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却能在不知不觉中损害身体健康。长期高血压可导致:

1、心脏病: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风险。

2、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脑梗塞,严重时可导致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

3、肾脏损害:引起慢性肾病,严重时发展为尿毒症。

4、眼底病变:影响视力,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

5、血管病变: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动脉瘤形成的风险。

四、高血压,怎么测才准?

准确测量血压是管理高血压的第一步。家庭自测血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2、测量前30分钟内避免剧烈运动、吸烟、喝咖啡或茶。

3、测量时保持安静,坐姿端正,手臂与心脏同一水平。

4、至少测量两次,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

5、早晚各测一次,记录血压值,以便医生评估。

五、高血压,咋防治?

高血压虽然可怕,但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治疗,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1、健康饮食: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钾、镁的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

2、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3、控制体重:BMI保持在18.5-23.9之间,超重和肥胖者应积极减重。

4、戒烟限酒:吸烟加速动脉硬化,过量饮酒升高血压,应尽量避免。

5、心理调适:学会压力管理,保持乐观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6、药物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高血压,误区大盘点

关于高血压,社会上流传着不少误区,容易让人掉入陷阱:

1、误区一: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高血压的危害在于其对器官的慢性损害,即使没有症状也应积极治疗。

2、误区二:降压药一旦吃上就不能停。是否需要长期服药取决于病情,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可使血压恢复正常。

3、误区三:迷信保健品降压。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高血压还需依靠正规医疗手段。

4、误区四:只依赖药物,忽视生活方式改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是高血压治疗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

高血压虽小,危害却大。通过科学的认知、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将这个“隐形杀手”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记住,关爱自己,从了解高血压开始。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已经被高血压困扰,不要慌张,及时就医,与专业医生携手,共同守护健康。高血压不是小问题,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敌人,让我们用行动为自己的健康加分!

(冉根旺 河南省新密市来集镇卫生院 中西医结合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