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血常规能查出什么病?这些指标异常可能暗藏大病!

2025-01-14 18:0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血常规检查,作为临床检验中最基础、最常用的项目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抽取少量血液样本,检测其中的多种细胞成分及其相关指标,血常规能够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线索。虽然血常规不能直接确诊某种疾病,但其指标的异常往往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甚至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早期信号。本文将详细探讨血常规能揭示哪些疾病风险,以及哪些指标异常可能暗藏大病。

一、血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

血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以及各类白细胞比例(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指标。

二、血常规指标异常与潜在疾病风险

白细胞计数(WBC)异常

升高:常见于感染、炎症、应激反应、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等。特别是当白细胞显著升高,且伴有幼稚细胞增多时,应高度警惕白血病的可能。

降低:可见于病毒感染、药物影响、骨髓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白细胞减少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红细胞计数(RBC)与血红蛋白浓度(Hb)异常

升高:可能由于脱水、红细胞增多症(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缺氧(如慢性肺心病)等原因引起。长期红细胞增多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

降低:常见于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贫血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血小板计数(PLT)异常

升高:可见于感染、炎症、创伤、恶性肿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过多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降低:常见于药物影响、病毒感染、脾功能亢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等。血小板减少可导致出血倾向,严重时危及生命。

各类白细胞比例异常

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通常与细菌感染、应激反应相关。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可见于病毒感染、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单核细胞比例升高:可能与感染、炎症、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常见于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

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能与过敏反应、某些血液病相关。

三、血常规异常背后的潜在大病风险

血常规指标的异常,特别是多项指标同时出现异常时,往往提示着潜在的大病风险。例如:

白血病:白细胞显著升高,伴有幼稚细胞增多,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可能是白血病的早期信号。

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减少),可能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有关。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表现为血细胞数量或质量的异常,易进展为急性白血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引起血常规多项指标异常,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及比例的变化。

四、结语

血常规检查虽小,却能揭示大健康问题。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时关注指标变化,对于早期发现疾病、预防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当血常规指标出现异常时,患者应积极就医,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也是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关键。

总之,血常规检查是守护健康的一道重要防线,让我们共同重视起来,为自己的健康把关。

 

(李占霞 濮阳市人民医院 检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