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检验科数据看肿瘤早筛,这些指标别忽视

2025-04-21 10:4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癌症,这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健康杀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据统计,每年全球因癌症离世的人数众多,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沉重打击。然而,肿瘤早筛就像是一把能够斩断癌症魔掌的利刃,能在癌症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将其揪出,极大提升治愈的可能性。在肿瘤早筛这场关键战役中,检验科数据宛如一座蕴藏着丰富线索的宝藏库,其中一些重要指标更是早筛的关键 “密码”,不可忽视。

血常规指标的 “预警信号”
血常规作为检验科最基础且常用的检查项目,犹如身体的 “健康晴雨表”,能为肿瘤早筛提供重要线索。白细胞,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 “卫士”,在肿瘤发生时常常会出现异常。以白血病为例,这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患者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会显著升高,并且会出现大量幼稚白细胞,这些异常白细胞就像一群失控的 “坏分子”,在骨髓和血液中疯狂增殖,破坏身体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而在一些实体肿瘤发生转移或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数量也可能会增多,仿佛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 “危险警报”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同样暗藏玄机。当患上肝癌、肾癌等某些癌症时,肿瘤细胞可能会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样物质,刺激骨髓制造更多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增多 。反之,在血液系统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晚期,由于肿瘤细胞侵犯骨髓,抑制了正常的造血功能,或是患者长期慢性失血,红细胞生成减少,就会出现贫血症状,表现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例如,一位胃癌患者,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因为肿瘤持续慢性出血,导致身体逐渐出现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此时血常规检查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指标会明显下降,提示医生需要进一步排查病因。

血小板在肿瘤患者身上也会有异常表现。部分实体肿瘤患者,肿瘤细胞会释放促凝物质,使得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数量随之增多 。而当骨髓被癌细胞侵犯,血小板的生成受到抑制,数量就会降低,患者容易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出血倾向 。比如,在一些白血病患者中,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被破坏,血小板生成减少,患者常常会出现难以止血的情况,给治疗带来很大挑战。

肿瘤标志物:肿瘤的 “特殊标签”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产生,或是机体对肿瘤反应产生的一类物质,它们就像肿瘤的 “特殊标签”,在血液、体液或组织中的含量变化,往往能反映肿瘤的存在和发展 。甲胎蛋白(AFP)堪称肝癌早筛的 “明星指标”,正常情况下,成年人血清中的 AFP 含量极低,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 会大量合成并释放入血,导致血液中的 AFP 水平显著升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单独依靠 AFP 普查存在一定漏诊率,因为只有约 80% 的肝癌患者 AFP 会升高 。因此,临床上通常会将 AFP 与肝脏 B 超联合应用,两者 “双剑合璧”,诊断早期肝癌的准确率能达到 90% 以上 。

癌胚抗原(CEA)则在多种肿瘤的早筛中都有参考价值,如结直肠癌、胃癌、肺癌等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病情进展时 CEA 水平常常会升高,动态监测 CEA 数值,对于评估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意义重大 。如果一位结直肠癌患者经过手术及化疗后,CEA 水平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说明治疗效果良好;但如果在随访过程中,CEA 又再次升高,那就可能提示肿瘤复发,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 。

糖类抗原 CA125 与卵巢癌紧密相关,大约 50% 的早期卵巢癌患者和 80% 以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血清 CA125 值会升高 ,其浓度升高程度与肿瘤负荷和分期相关 。而 CA15 - 3 在乳腺癌的早筛和病情监测中作用显著,当乳腺癌发生时,CA15 - 3 水平可能会升高,可辅助医生判断病情 。此外,CA19 - 9 常用于胰腺癌的早筛,胰腺癌患者体内 CA19 - 9 往往会明显升高 。

其他不容忽视的指标
除了血常规和肿瘤标志物,检验科还有一些指标在肿瘤早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在淋巴癌早筛中,血生化检查里的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可能与肿瘤负荷及预后相关;β2 - 微球蛋白升高也可能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跃 。血清铁蛋白、血沉等指标在淋巴癌患者中也可能出现异常变化,辅助医生判断病情 。

对于一些有家族遗传倾向的肿瘤,基因检测指标尤为关键。以乳腺癌为例,检测 BRCA1 和 BRCA2 基因突变情况意义重大,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那么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通过基因检测,能够提前识别出高危人群,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预防和筛查措施,如增加筛查频率、进行预防性手术等 。

检验科数据中的这些关键指标,如同肿瘤早筛道路上的 “指示灯”,为我们发现早期肿瘤提供重要线索。但需要明确的是,单一指标异常并不能确诊癌症,因为一些良性疾病、炎症或生理变化也可能导致指标异常 。当发现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咨询医生,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将癌症的危害降到最低。定期体检,关注检验科数据变化,是守护健康、预防肿瘤的重要举措。

 

(史志鹏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医学检验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