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的呼吸过程中,鼻腔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空气进入肺部的第一道“关卡”,负责过滤、加温和湿润空气,还参与嗅觉感知。然而,当鼻腔遭遇干燥“危机”时,这场无声的呼吸保卫战便悄然打响。
一、鼻腔干燥:隐匿的“危机”信号
鼻腔干燥并非小问题,它就像一个隐匿的“危机”信号,预示着我们的鼻腔健康可能出现了状况。正常情况下,鼻腔黏膜会分泌适量的黏液,这些黏液就像一层“保湿膜”,能够保持鼻腔的湿润,同时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但当鼻腔干燥时,这层“保湿膜”就会变得薄弱甚至消失,导致鼻腔黏膜失去保护。
很多人可能觉得鼻腔干燥只是偶尔的不适,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实际上,长期鼻腔干燥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比如,鼻腔黏膜会变得脆弱,容易破裂出血;还会影响鼻腔的过滤功能,使有害物质更容易进入呼吸道,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嗅觉减退,影响我们对气味的感知。
二、探寻鼻腔干燥的“幕后黑手”
鼻腔干燥的“幕后黑手”有很多。环境因素是常见的原因之一。在干燥的季节,如秋冬季节,空气中的湿度较低,鼻腔黏膜的水分容易蒸发,导致干燥。此外,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或暖气房中,也会使室内空气变得干燥,加重鼻腔干燥的症状。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罪魁祸首”。过度擤鼻涕、挖鼻孔等行为会损伤鼻腔黏膜,破坏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长期吸烟、饮酒以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火锅、烧烤等,也会对鼻腔黏膜造成刺激,使其变得干燥。
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鼻腔干燥。例如,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这些疾病会影响鼻腔黏膜的分泌功能,减少黏液的分泌,从而导致鼻腔干燥。
三、鼻腔干燥的“战斗”表现
鼻腔干燥的“战斗”表现多种多样。患者可能会感到鼻腔内有明显的异物感,就像有东西卡在鼻子里一样,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抠或擤。还可能会出现鼻腔刺痛、灼烧感,尤其是在呼吸时,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
另外,鼻腔干燥还可能引起鼻出血。由于鼻腔黏膜干燥脆弱,在擤鼻涕或抠鼻子时,容易使黏膜下毛细血管破裂,导致鼻出血。而且,鼻腔干燥还会影响睡眠质量,在夜间,鼻腔干燥可能会加重,导致鼻塞、呼吸不畅,使人难以入睡或容易醒来。
四、应对鼻腔干燥的“战略战术”
面对鼻腔干燥这场“危机”,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战略战术”来应对。增加环境湿度是关键。可以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的适宜范围内,也可以在室内放置水盆或绿植,通过水分蒸发来增加湿度。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避免过度擤鼻涕和挖鼻孔,可以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鼻腔,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灰尘,同时为鼻腔补充水分。多喝水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天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减轻鼻腔干燥的症状。
在饮食方面,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冬季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甘蔗、萝卜等,以增加身体的津液,减轻鼻腔干燥。
如果鼻腔干燥症状严重,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鼻塞、流涕、头痛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如鼻腔滋润剂、生理盐水喷雾等,来缓解鼻腔干燥。
鼻腔干燥这场无声的呼吸保卫战,需要我们重视起来。通过了解其成因、症状和应对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鼻腔健康,让每一次呼吸都更加顺畅、舒适。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守护好我们的“呼吸通道”,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韩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