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皮肤科门诊,湿疹患者屡见不鲜。湿疹,这个看似熟悉的疾病,却给众多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困扰。瘙痒难耐、皮肤红肿、脱屑等症状,不仅影响外观,更对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冲击。要想真正告别湿疹困扰,我们首先要对它有科学的认知,进而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完成从深受其扰到轻松应对的蜕变。
一、全面认识湿疹
1.湿疹是什么
简单来说,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反应。它就像是皮肤的一场“内乱”,让皮肤出现各种异常状况。湿疹的表现多种多样,急性湿疹常常突然发作,皮肤会出现红斑,上面有密集的小水疱,水疱破裂后会有渗出,就像皮肤“出水”了一样,同时伴有剧烈瘙痒。亚急性湿疹则是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出现的,红肿和渗出会有所减少,但仍有丘疹及少量鳞屑。慢性湿疹大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演变而来,皮肤会变得粗糙、肥厚,像树皮一样,还会有色素沉着,瘙痒也时轻时重。
2.引发湿疹的原因
湿疹的病因相当复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内部因素方面,有些人天生皮肤屏障功能就比较薄弱,这就好比房子的墙壁不结实,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还有一些人本身具有过敏体质,比如对食物、花粉、尘螨等过敏,就更容易患上湿疹。另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胆囊炎等,以及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等,也可能成为湿疹的诱发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物质都可能“惹事”。像化学制品,比如化妆品、洗涤剂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刺激皮肤引发湿疹;气候变化,过冷、过热或者过于干燥、潮湿的环境,都可能让皮肤“不适应”;还有一些动物皮毛、植物汁液等,接触后也可能诱发湿疹。
二、湿疹带来的影响
1.身体上的不适
瘙痒是湿疹最让人难以忍受的症状。那种痒感就像有无数只小虫子在皮肤里爬,让人忍不住想去抓挠。但抓挠往往会让情况更糟糕,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加重炎症。而且,湿疹部位的皮肤因为炎症,会出现红肿、疼痛,尤其是在急性渗出期,皮肤湿漉漉的,不仅不舒服,还可能影响正常的肢体活动。比如手部湿疹,会影响拿东西、写字等日常动作;腿部湿疹可能让走路都变得不自在。长期的湿疹还可能导致皮肤苔藓样变,使皮肤变得又厚又硬,进一步降低皮肤的舒适度和弹性。
2.心理上的负担
湿疹带来的外观变化,如红斑、水疱、脱屑等,可能会让患者产生自卑心理。特别是当湿疹出现在暴露部位,如面部、手部时,患者可能会害怕被别人异样的眼光看待,从而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逐渐变得孤僻。而且,由于湿疹容易反复发作,治疗过程可能比较漫长,这会让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长期处于这种负面情绪中,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可能反过来加重湿疹的症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三、科学的防治方法
1.日常护理是基础
皮肤保湿:就像给皮肤“喝水”一样,保湿对于湿疹患者至关重要。因为湿疹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水分更容易流失。我们可以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保湿霜,每天多次涂抹在湿疹部位及全身皮肤。特别是在洗澡后,要趁着皮肤还微微湿润的时候,尽快涂抹保湿霜,这样能更好地锁住水分。就好比给皮肤穿上了一层“保护膜”,减少外界刺激对皮肤的伤害。
避免刺激:要尽量避免接触那些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的物质。比如,洗衣服时尽量选择温和、无香料的洗涤剂,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香精的护肤品。如果对金属过敏,就要避免佩戴金属饰品。在饮食方面,虽然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但如果发现某种食物会让湿疹加重,像海鲜、辛辣食物等,就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另外,洗澡水不要太热,一般控制在32-37℃为宜,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10-15分钟就好,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的油脂层。
2.合理用药是关键
外用药:根据湿疹的不同阶段,医生会选择不同的外用药。在急性渗出期,一般会先用溶液湿敷,比如硼酸溶液,它可以起到收敛、减轻渗出的作用。等渗出减少后,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像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这些药膏具有抗炎、抗过敏的功效,能有效减轻湿疹的症状。但要注意,糖皮质激素药膏不能长期、大面积使用,否则可能会有副作用,比如皮肤变薄、色素沉着等。对于慢性湿疹,还可以使用一些具有角质松解作用的药膏,如尿素软膏,帮助软化增厚的皮肤。
口服药:当湿疹症状比较严重,外用药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时,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一些口服药。抗组胺药是常用的,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它们可以缓解瘙痒,让患者感觉舒服一些。如果湿疹合并有感染,还需要口服抗生素来控制感染。但这些口服药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自行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3.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是助力
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对于皮肤的修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非常重要。每天尽量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可能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加重湿疹。
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抵抗疾病。像散步、慢跑、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时身体会出汗,要注意及时擦干,避免汗液长时间刺激皮肤。运动后也要及时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但要注意,运动后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加重皮肤不适。
情绪调节:前面提到,心理因素对湿疹有很大影响。所以,患者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和朋友聊天等方式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如果感觉自己情绪问题比较严重,无法自我调节,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四、湿疹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1.自行用药:很多患者在湿疹发作时,不找医生诊断,而是自己去药店买药涂抹。有些人甚至滥用糖皮质激素药膏,觉得效果好就一直用。但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湿疹用药是有讲究的,自行用药可能不仅治不好病,还会延误病情,导致湿疹越来越严重。
2.过度忌口:虽然饮食可能会影响湿疹,但有些患者过度忌口,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结果导致营养不均衡。其实,大部分湿疹患者不需要过度忌口,只要避免吃那些明确会加重病情的食物就可以了。过度忌口可能会影响身体的营养摄入,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3.症状消失就停药:湿疹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疗程,有些患者看到症状一消失就马上停药。但此时皮肤的炎症可能并没有完全消退,过早停药很容易导致湿疹复发。所以,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足疗程用药,巩固治疗效果,防止湿疹反复。
湿疹虽然顽固,但只要我们对它有科学的认知,采取正确的防治方法,并且避免常见误区,就一定能够逐渐摆脱它的困扰。希望每一位湿疹患者都能通过科学的护理和治疗,实现从深受湿疹折磨到轻松自在生活的蜕变,重新拥有健康、光滑的皮肤。
(张雪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