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照护痴呆患者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沟通障碍,即患者“说不通”的情况。这不仅给照护者带来困扰,也可能加剧患者的焦虑与不安。为了更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减少冲突,本文提出了沟通的“3要3不要”法则,并结合痴呆患者的语用交际特征,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沟通技巧。
一、痴呆患者的语用交际特征
语言理解能力下降: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受损,导致他们难以理解复杂或抽象的语句。因此,在与他们交流时,应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避免使用长句或专业术语。
记忆力减退:痴呆患者常常忘记刚刚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为了帮助他们记住关键信息,可以多次重复,并借助视觉辅助工具(如图片、便利贴)来提醒。
情绪不稳定:痴呆患者的情绪容易波动,可能会因为记忆丧失或认知障碍而感到沮丧或焦虑。在与他们交流时,应保持耐心和同理心,避免使用负面的语气或词汇。
语言产出受限:痴呆患者的表达能力可能受损,出现说话不清楚或无法准确表达想法的情况。此时,应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不要急于打断或纠正。
社交能力减退:痴呆患者可能会变得孤独和内向。为了帮助他们保持社交联系,可以安排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如听音乐、看照片等。
二、沟通的“3要3不要”法则
3要
要尊重和理解:痴呆患者的行为和言语可能受到疾病的影响,但他们的感受和需求是真实的。在与他们交流时,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意愿,理解他们的困难和挑战。
要耐心和温柔:痴呆患者的沟通速度可能较慢,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和回应。因此,在与他们交流时,应保持耐心,使用温柔的语气和表情来传达关爱和支持。
要清晰和简单:为了确保痴呆患者能够理解信息,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句子结构。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或长句,可以通过手势、图片等视觉辅助工具来帮助他们理解。
3不要
不要急于打断:痴呆患者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因此,在与他们交流时,应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不要急于打断或纠正。
不要使用负面语言:痴呆患者可能对自己的情况感到沮丧或无助。在与他们交流时,应避免使用负面的语气或词汇,以免加剧他们的焦虑感。相反,应使用鼓励和支持的话语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不要忽视他们的感受:痴呆患者虽然认知能力受损,但他们的情感需求是真实的。在与他们交流时,应关注他们的感受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陪伴。不要忽视他们的情绪变化或需求表达,以免让他们感到被忽视或孤立。
三、其他沟通技巧
重复关键信息:为了帮助痴呆患者记住关键信息,可以多次重复这些信息,并借助视觉辅助工具来提醒他们。例如,在药盒上贴上标签或便利贴来提醒服药时间和剂量。
使用非语言沟通:痴呆患者的语言理解能力可能受限,但他们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仍然敏锐。因此,在与他们交流时,可以使用手势、面部表情或声音来传达信息或情感。
创造舒适的环境:为了减轻痴呆患者的焦虑感和不安感,可以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温馨的环境来与他们交流。这有助于他们放松身心,更好地理解和回应信息。
寻求专业支持:如果痴呆患者的沟通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或照护者的心理健康,可以寻求专业机构或人员的支持。他们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沟通技巧和建议,帮助照护者更好地应对挑战。
结语
痴呆患者的沟通障碍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通过遵循沟通的“3要3不要”法则和其他实用的沟通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与患者建立联系,减少冲突和误解。同时,我们也应关注照护者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支持和资源来应对这一挑战。记住,爱与理解是克服一切困难的最佳武器。
(陈静 河南省中医院 脑病三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