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胸片发现 “肺纹理增多” 是病吗?解读儿童肺炎的影像信号

2025-01-14 08:4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带孩子体检或看病时,拿到胸片报告看到 “肺纹理增多” 的诊断结果,不少家长瞬间慌了神:“是不是孩子得了肺炎?严不严重?” 作为儿童影像学检查中最常见的描述之一,“肺纹理增多” 常常引发家长们的担忧和困惑。究竟肺纹理是什么?它和儿童肺炎又有怎样的关联?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揭开儿童肺部影像的神秘面纱。

一、认识肺纹理:肺部的 “交通网络”
在胸片上,肺纹理就像是分布在肺部的 “树枝” 或 “网状纹路”,它主要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管组成,其中以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影像最为明显。这些结构就像一套复杂的 “交通网络”,承担着气体交换、营养输送等重要功能。正常情况下,胸片上的肺纹理从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由粗变细,边缘清晰。

儿童的肺纹理和成人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由于儿童的胸廓较小、肋骨呈水平位,且肺组织含气量相对较少,再加上儿童的胸腺、心脏等结构相对较大,占据胸腔空间,使得肺纹理在胸片上看起来会比成人稍显明显、密集。而且,婴幼儿的呼吸道黏膜相对娇嫩,血管丰富,这也可能导致肺纹理在影像上表现得更突出一些。所以,单纯的肺纹理增多并不一定意味着疾病,不能仅凭这一结果就诊断儿童患有肺部疾病。

二、肺纹理增多≠肺炎,多种因素会 “捣乱”
当胸片报告显示 “肺纹理增多” 时,家长不必过度惊慌,因为导致肺纹理增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一定是肺炎在作祟。

1. 生理性因素:前面提到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会使肺纹理看起来相对明显。此外,如果孩子在拍摄胸片时不配合,呼吸动作不当,比如呼吸过快、憋气不准确,就可能导致肺组织影像重叠,从而造成肺纹理增多的假象。还有一些孩子体型偏瘦,胸壁较薄,缺乏脂肪组织的缓冲和遮盖,肺部结构在胸片上的显示会更清晰,也容易出现肺纹理增多的表现。

1. 环境与生活因素: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烟雾等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导致肺纹理增粗。如果孩子有被动吸烟的情况,吸入二手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同样会对呼吸道造成损害,使肺纹理发生改变。另外,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鼻炎等,炎症波及气管、支气管,也可能引起肺纹理增多,但这种情况通常属于暂时性的改变,随着病情好转,肺纹理会逐渐恢复正常。

1. 病理性因素:虽然肺纹理增多不一定就是肺炎,但肺炎确实是导致儿童肺纹理增多的常见原因之一。当孩子肺部受到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发肺炎时,肺部的炎症会导致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周围间质组织也会发生炎症反应,从而使肺纹理增粗、模糊,有时还可能伴有斑片状阴影等其他异常表现。除了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也会因为影响肺部的血液循环或气道结构,出现肺纹理增多的影像学改变。

三、精准诊断肺炎,不能只看胸片
既然肺纹理增多不一定是肺炎,那如何才能准确诊断儿童是否患有肺炎呢?医生通常会综合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判断。

1. 症状表现:肺炎患儿往往会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部分孩子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呼吸困难,比如呼吸时鼻翼扇动、点头呼吸,甚至口唇发紫等情况。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拒奶、哭闹不安、精神萎靡等。这些典型的症状表现是诊断肺炎的重要线索。

1.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听诊器听诊孩子的肺部,若听到固定的中、细湿啰音,尤其是在吸气末更为明显,这对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会检查孩子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观察有无其他异常体征。

1. 辅助检查:除了胸片,医生还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检查项目。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感染的类型,一般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会升高,而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C 反应蛋白(CRP)也是一项常用的炎症指标,在细菌感染时会明显升高。对于难以明确病原体的情况,还可能进行病原学检查,如痰液培养、咽拭子检测、血液抗体检测等,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同时,胸部 CT 检查比胸片更清晰、准确,能够发现胸片不易察觉的细微病变,在一些复杂病例或诊断不明确时,也会被用于进一步检查。

四、科学应对儿童肺炎,规范治疗是关键
一旦确诊儿童肺炎,及时、规范的治疗至关重要。治疗方案会根据肺炎的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病原体种类来制定。

1. 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足量、足疗程使用,以彻底清除病原体。对于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目前大多数病毒感染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可在发病 48 小时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支原体肺炎则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进行治疗。

1. 对症治疗:针对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进行相应处理。体温超过 38.5℃时,可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帮助孩子退热。咳嗽、咳痰严重时,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促进痰液排出,缓解呼吸道症状。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缺氧表现的患儿,可能需要吸氧或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1. 日常护理:在治疗期间,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日常护理。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为其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空气清新的居住环境。饮食上要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鼓励孩子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五、预防儿童肺炎,从细节做起
预防胜于治疗,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孩子患肺炎的风险:

1. 按时接种疫苗:接种肺炎疫苗是预防肺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常见的有 13 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和 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能够有效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此外,按时接种流感疫苗、百白破疫苗等,也有助于预防相关病原体引发的肺炎。

1. 增强孩子免疫力:保证孩子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食物。鼓励孩子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游泳等,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同时,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1. 注意个人卫生: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避免经手接触传播病原体。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最好佩戴口罩。家里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病毒滋生。

当家长看到胸片报告上 “肺纹理增多” 时,不必谈之色变,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结合孩子的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了解儿童肺炎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和日常护理,才能更好地守护孩子的肺部健康,让孩子远离肺炎的困扰。

 

(李怡萱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放射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