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正确认识非哺乳期乳腺炎

2025-01-27 10:2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随着对孕期及产褥期的医学科普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能认识到哺乳期乳腺炎这一疾病,发现症状后,能及时就诊及有效治疗,然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那么,什么是非哺乳期乳腺炎?导致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因素有哪些呢?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有哪些呢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什么是非哺乳期乳腺炎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发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的慢性非细菌性炎性疾病,是乳腺炎症的一类。表现复杂多变,易反复发作,严重者甚至失去乳房,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国内该病约占乳腺良性病变的4%-5%,但是发病率正在逐年递增,应引起女性朋友的重视。

一、导致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因素有:

1.乳头发育异常

如乳头内陷、乳头内翻或分裂,是青春期发生非哺乳期乳腺炎常见因素。

2.乳房退行性变

是老年女性患此病常见因素。

3.哺乳期乳汁淤积病史

哺乳期乳汁淤积,断奶后,淤积的乳汁容易引发导管周围炎,从而发病。

4.高催乳素血症

可引起机体高泌乳状态,从而引发乳腺导管扩张产生炎症,导致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

5.乳房外伤

大多患者患病前有明显的外伤史,例如乳房受到撞击、小孩踢倒等。可能使乳腺导管上皮被破坏,引发炎症,导致此病的发生。

6.肥胖、高脂血症

有研究报道,肥胖、高脂血症是引起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危险因素。

7.吸烟

国外文献显示,重度吸烟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发展及复发密切相关。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初期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肿块且疼痛较轻、可能伴有乳头溢液或乳头分泌物,此时为肿块期。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皮肤红肿、脓肿形成、疼痛加剧,此时为脓肿期。最后皮肤溃烂,瘘管及窦道形成,此时为瘘管或窦道期。其自然病程可分为肿块--〉脓肿--〉瘘管、窦道、溃疡三个分期。

非哺乳期乳腺炎起病可隐匿、悄无声息,但是往往更多见的是起病急骤,不同于乳腺癌的无痛性肿块逐渐增大,非哺乳期乳腺炎往往发生在一夜之间。

非哺乳期乳腺炎反反复复迁延不愈,患者往往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依然周而复始,成为难治性乳腺炎。虽不致死,但其漫长的病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夫妻生活。非哺乳期乳腺炎反复破溃对乳房外形造成毁损,这样对乳房美容外形要求比较高的患者造成身心巨大伤害。

2辅助检查

超声为首选辅助检查,特点为低回声肿块或混合回声肿块,可观察到稠厚脓肿波及范围和皮下脓肿的特点。

有时也可以考虑钼靶检查,X线表现为片状不规则影,有时与乳腺癌表现相似。

棒状杆菌行细菌培养成功率很低。

血清催乳素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抗核抗体谱、IgG、补体C3、补体C4主要用于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

空芯针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断的确诊依据,是诊断的金标准。

三、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

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首选保守治疗。但是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往往难以达到根除。经过保守治疗以后,病变缩小、稳定。此时再进行手术治疗,可以达到减少复发的目的,这是最理想的治疗过程。

但是有些乳腺炎对保守治疗并不敏感,甚至在治疗期间肿物迅速增大,疼痛加剧。此时尽快手术切除也是无奈的选择,手术切除也许是这种难治性乳腺炎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及时终止病程,减少痛苦,最大程度降低乳房损毁,减少复发。罗飞医生告诉你,手术是缩短病程和降低乳房损毁率最有效且最快捷、最经济的途径。手术时机的把握是关键,否则手术目的难以实现。

总之,如果女性朋友发现乳房红肿疼痛,请积极到正规医院乳腺科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平时应多关注重视自己的乳房健康,做好乳房的日常清洁护理,定期体检。

(丁祥玺 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 外科病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