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浆液性乳腺炎不等于哺乳期专属!超声如何揪出非哺乳期的‘伪装者’?

2025-02-14 14:3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浆液性乳腺炎,也被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或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乳腺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易与多种乳腺疾病混淆,尤其是当它在非哺乳期发生时,更容易让人忽视或误诊。本文将深入探讨浆液性乳腺炎在非哺乳期的表现,以及超声如何成为揪出这一“伪装者”的重要工具。

一、浆液性乳腺炎的非哺乳期表现

浆液性乳腺炎并非哺乳期女性的专属疾病,尽管在哺乳期女性中更为常见,但它在非哺乳期女性中同样可以发生,且表现可能更为隐匿和复杂。非哺乳期浆液性乳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

乳房疼痛与肿块:患者可能会感到乳房局部疼痛,触诊时可发现乳房内存在肿块或结节,这些肿块往往质地较硬,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

乳头溢液:非哺乳期女性出现乳头溢液是浆液性乳腺炎的一个典型症状,溢液可能为浆液性或血性,颜色从清亮到暗红不等。

皮肤改变:随着病情的进展,乳房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增厚、粗糙等改变,有时可触及皮下结节或条索状结构。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但并非所有非哺乳期浆液性乳腺炎患者都会出现。

二、超声在诊断非哺乳期浆液性乳腺炎中的作用

由于非哺乳期浆液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与多种乳腺疾病相似,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经济的检查手段,在诊断非哺乳期浆液性乳腺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识别病变范围与形态

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乳房内部的结构,包括乳腺小叶、乳管、脂肪组织等。在浆液性乳腺炎中,超声可以观察到乳腺导管扩张、管壁增厚、管腔内积液等改变,以及周围组织的水肿、炎症反应等。这些特征性的超声表现有助于确定病变的范围和形态,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 评估肿块性质

对于非哺乳期浆液性乳腺炎中出现的肿块,超声检查可以评估其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特征。通过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的对比,超声能够初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倾向,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3. 引导穿刺活检

当超声发现可疑病变时,还可以引导医生进行穿刺活检,获取组织病理学证据,以明确诊断。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非哺乳期浆液性乳腺炎诊断中的重要一环。

4. 监测病情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超声检查还可以用于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超声图像,可以观察病变范围是否缩小、肿块是否减小或消失、血流信号是否减少等,从而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三、非哺乳期浆液性乳腺炎的超声诊断要点

在进行非哺乳期浆液性乳腺炎的超声诊断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乳腺导管扩张:观察乳管是否增宽,管腔内是否有积液。

管壁增厚与回声改变:评估乳管管壁是否增厚,回声是否增强或减低。

周围组织改变:注意周围组织是否有水肿、炎症反应等改变。

肿块特征:对于出现的肿块,应详细记录其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特征。

血流信号:观察病变区域内血流信号的分布与强度,以评估病变的血管化程度。

四、结语

浆液性乳腺炎在非哺乳期的表现多样且易混淆,但通过超声检查,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这一“伪装者”。超声检查不仅能够提供病变的详细形态学信息,还能引导穿刺活检,为明确诊断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在面对非哺乳期乳房疼痛、肿块等症状时,超声检查应作为首选的检查手段之一,以尽早发现、诊断和治疗浆液性乳腺炎。同时,患者也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王伟莉 开封市中医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