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手爸妈抱着软乎乎的小宝贝走进预防保健科,看着那一排排装着透明液体的小瓶子,心里肯定犯嘀咕:这些“神秘药水”到底有啥用?为啥要给宝宝打那么多疫苗?别着急,今天就来揭秘萌娃打疫苗背后的硬核知识,手把手教你解锁宝宝身体防御的新技能!
一、为啥宝宝要打疫苗?病菌“坏蛋”太狡猾!
(一)免疫系统的“新兵训练营”
宝宝刚出生时,免疫系统就像一支刚组建的小军队,面对病菌“坏蛋”还没什么战斗经验。而疫苗就像一位耐心的教官,能提前给免疫系统“上课”,让它认识各种病菌长啥样,等真遇到敌人时就能快速反应。比如水痘病毒,要是没经过疫苗“培训”,宝宝感染后可能又发烧又起水泡,难受好几天。
(二)群体免疫:大家一起守护健康
有些宝宝因为身体原因暂时不能打疫苗,这时候就需要其他接种过疫苗的小伙伴帮忙。当大部分人都接种疫苗后,病菌就很难传播开,就像给病菌设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保护那些暂时不能接种的宝宝。这就好比全班同学都穿好“防护衣”,病菌想找“突破口”就难多啦!
二、疫苗家族大揭秘:各有绝活的“防御小卫士”
(一)国家免费疫苗:基础防护三件套
1.乙肝疫苗:出生就要“上岗”的头号卫士
宝宝出生24小时内就要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这可是保护肝脏的“第一道防线”。乙肝病毒传染性强,通过疫苗可以让宝宝远离肝炎和肝癌的威胁。一共要打3针,就像给肝脏穿上三层防护甲,防护力拉满!
2.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先锋兵”
在宝宝胳膊上“种”卡介苗后,过段时间会出现一个小脓包,别担心!这说明疫苗正在起作用,就像给免疫系统颁发了“战斗勋章”。卡介苗能有效预防严重的儿童结核病,比如结核性脑膜炎,这可是会影响宝宝大脑发育的危险疾病。
3.百白破疫苗:一次搞定三个敌人
百白破疫苗能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百日咳会让宝宝咳个不停,白喉会在喉咙里长“假膜”,破伤风更是危险,一旦感染可能导致肌肉僵硬、呼吸困难。有了百白破疫苗,就像给宝宝装备了“三合一盾牌”,把这三个危险敌人统统挡在外面。
(二)自费疫苗:进阶防护的“豪华装备”
1.五联疫苗:“懒人福音”少挨针
五联疫苗可以同时预防五种疾病,包括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普通疫苗要打好几针,而五联疫苗只要打4针就能搞定,减少宝宝挨针次数,还能降低接种反应的概率,简直是怕疼宝宝和怕折腾家长的救星!
2.13价肺炎疫苗:守护呼吸健康
肺炎球菌是引起宝宝肺炎、中耳炎、脑膜炎的“罪魁祸首”。13价肺炎疫苗能预防13种常见的肺炎球菌型别,给宝宝的呼吸系统加上一道坚固的“防盗门”。尤其是早产儿、抵抗力弱的宝宝,更需要这层保护。
3.手足口疫苗:告别“小红疹”烦恼
手足口病在幼儿园特别容易传播,宝宝感染后手上、脚上、嘴巴里会长小红疹,又痒又疼。手足口疫苗主要预防EV71型病毒,这种病毒最容易引起重症。接种疫苗后,宝宝就能大大降低得手足口病的风险,家长也能少操不少心。
三、接种前后那些事儿:细节决定健康
打疫苗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家长们注意,这些细节关系到疫苗的效果和宝宝的健康。
(一)接种前:准备充分,心中有数
1.了解疫苗信息:在接种疫苗前,家长要了解宝宝将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能预防什么病,接种后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什么情况不能接种等。可以通过咨询医生、查看疫苗接种手册等方式获取这些信息。
2.如实告知健康状况:一定要如实告诉接种医生宝宝的健康状况。比如宝宝是否有食物和药物过敏史,上次接种同种疫苗后的反应情况,宝宝及其家人的免疫系统是否有问题,近期是否使用过免疫球蛋白或输血,现在是否有发热、出疹、拉肚子等症状。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判断是否给宝宝接种疫苗非常重要。
3.做好身体和心理准备:保证宝宝的饮食和正常休息,避免宝宝在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疫苗,以免发生晕针反应。同时,按照前面提到的沟通秘籍,提前和宝宝沟通,让他做好心理准备。
4.带上必备物品:带上宝宝的预防接种证,这是宝宝接种疫苗的重要凭证,不要折叠、损坏,以便接种门诊打印或登记接种信息。另外,可以给宝宝带上一件他喜欢的小玩具,在接种时用来转移他的注意力。
(二)接种后:密切观察,悉心护理
1.留观30分钟:完成接种注射后,一定要在接种场所留观30分钟。这30分钟非常关键,有些宝宝可能会在接种后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全身皮疹、面色苍白等,如果能及时发现,可以在接种点得到迅速救治。
2.注意饮食和休息:让宝宝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饮食方面,要保持清淡,避免给宝宝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芒果等。
3.观察不良反应:留心观察宝宝的表现,少数宝宝在数小时内会有低热,局部红肿、疼痛、发痒等症状,这是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家长只要多给宝宝喂些温开水,让宝宝多休息,保持接种部位的卫生清洁,经过2-3天,就会渐渐地好起来。但如果宝宝出现高烧(体温超过38.5℃)、全身皮疹、精神萎靡、抽搐等严重反应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并将反应情况告知预防接种单位。
4.保持接种部位清洁:接种后要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防止感染。如果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结,可从接种后第二天开始采取热敷(卡介苗接种部位除外,严禁热敷)或贴薄土豆片的方式帮助消退。
5. 口服疫苗注意事项:如果宝宝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或五价轮状疫苗,前后都要空腹30分钟左右,接种后尽量不要喝奶或者热水,因为高温会影响疫苗中的活菌,从而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
每一针疫苗,都是给宝宝健康加的一道保险;每一次接种,都是在帮助宝宝的免疫系统升级打怪。下次带宝宝去打疫苗时,家长们心里有底了吧?跟着这份“通关秘籍”,帮助宝宝顺利解锁身体防御新技能,让病菌“坏蛋”无机可乘!
(马靖佩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预防保健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