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骨折现场急救的致命误区,开放性骨折复位可能致残!

2023-11-02 18:0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外伤,其现场急救处理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在面对骨折,尤其是开放性骨折时,往往会陷入一些致命的误区,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盲目地进行骨折复位。本文将深入探讨开放性骨折现场急救中的这一误区,以及正确的急救方法。

一、开放性骨折的定义与危害

开放性骨折,顾名思义,是指骨折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的骨折。这类骨折往往伴随着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出血和污染,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感染、骨髓炎、残疾甚至生命危险。

二、盲目复位的致命风险

在开放性骨折的现场急救中,许多人会本能地尝试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为这样能够减轻疼痛、避免进一步损伤。然而,这种做法却是极其危险的。

加重软组织损伤:盲目复位过程中,骨折端可能会进一步切割、撕裂周围的软组织,导致损伤加重,出血增多。

增加感染风险:开放性骨折的伤口往往污染严重,盲目复位会将外界的污染物带入伤口深处,大大增加感染的风险。一旦感染发生,不仅治疗难度加大,还可能引发骨髓炎等严重后果。

影响后续治疗:盲目复位可能导致骨折端位置不准确,给后续的手术治疗带来困难,甚至影响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致残风险:在极端情况下,盲目复位甚至可能导致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的二次损伤,造成不可逆的残疾。

三、正确的开放性骨折现场急救方法

面对开放性骨折,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

保护伤口:首先,要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覆盖伤口,避免进一步污染。注意不要用力按压或擦拭伤口,以免加重损伤。

止血:如果伤口出血严重,应立即进行止血。可以采用指压法、加压包扎法或止血带等方法进行止血。但需要注意的是,止血带的使用应严格控制在一定时间内,并每隔一段时间放松一次,以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固定:在止血和保护伤口的基础上,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妥善固定。固定材料可以选择树枝、木板、硬纸板等身边可用的物品。固定的目的是防止骨折端移位,减轻疼痛,避免进一步损伤。但需要注意的是,固定时应避免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或导致固定失效。

迅速转运:在完成初步急救处理后,应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在转运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四、提高公众急救意识的重要性

开放性骨折的现场急救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由于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往往在面对骨折等突发情况时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因此,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通过举办讲座、培训、演练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同时,学校、企业等单位也应将急救知识纳入日常教育和培训范畴,提高员工的自救互救能力。

五、结语

开放性骨折的现场急救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在面对这类骨折时,我们应保持冷静、果断行动,遵循正确的急救原则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残疾风险,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有利条件。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急救意识,为生命护航!

 

(马千骊 息县人民医院 骨科二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