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失眠不是小事:揭秘睡眠的神秘调控机制

2025-04-28 10:4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4871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睡眠问题困扰着许多人,失眠更是成了不少人的“常客”。你是否曾在深夜辗转反侧,满心渴望那甜美的梦乡,却始终难以如愿?其实,睡眠并非简单的闭眼休息,它背后有着一套极为神秘而精妙的调控机制。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层面纱,深入了解睡眠是如何被调控的,为何它有时又会“失控”,导致失眠等问题。

一、睡眠的两大“阵营”: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

我们每晚的睡眠,就像是一场精彩的“两幕剧”,主要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两大“阵营”。

非快速眼动睡眠像是一位沉稳的“守护者”,占据了我们睡眠的大部分时间,通常又细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阶段。在浅睡眠阶段,身体开始放松,呼吸、心率逐渐平稳,大脑活动也慢慢减缓,此时我们对外界的感知还比较敏锐,稍有动静就可能醒来。随着睡眠的深入,便进入深睡眠阶段,这时候身体进入深度放松状态,生长激素大量分泌,它就像一位神奇的“工匠”,忙着修复身体组织、增强免疫力,让我们第二天醒来后感到精力充沛。

而快速眼动睡眠则宛如一场奇幻的“梦境之旅”,虽然只占睡眠时长的20%-25%,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在这个阶段,眼球会快速转动,大脑活动变得异常活跃,几乎与清醒时无异,这也是我们做梦的主要时段。有趣的是,身体的肌肉却处于麻痹状态,仿佛被施了“定身咒”,这是为了防止我们在梦境中做出过激动作,伤害到自己。这两大“阵营”相互交替,循环往复,共同编织出我们每晚的睡眠画卷。

二、大脑中的“睡眠开关”:下丘脑的神奇作用

在我们的大脑深处,有一个小小的区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像是掌控睡眠的“开关”——下丘脑。

下丘脑中有两组神经元,分别是腹外侧视前核(VLPO)和结节乳头核(TMN),它们就像一对“宿敌”,相互制衡,调控着睡眠与觉醒。当夜幕降临,身体需要休息时,VLPO神经元开始活跃起来,它如同一位温柔的“催眠师”,向大脑的各个区域发送“睡眠信号”,抑制觉醒相关的神经元活动,让我们逐渐进入梦乡。与此同时,它还会抑制TMN神经元,阻止其发出“觉醒指令”。

而到了清晨,随着光线的变强以及生物钟的作用,TMN神经元“苏醒”过来,开始反击。它释放组胺等神经递质,就像吹响了“起床号角”,唤醒大脑,让我们从睡梦中清醒,开启新的一天。这两组神经元的精妙协作,使得我们的睡眠和觉醒能够有条不紊地交替进行。

三、生物钟:身体内置的“睡眠闹钟”

我们身体里还有一个神奇的“生物钟”,它就像一个精准的“睡眠闹钟”,时刻提醒着我们何时该睡、何时该醒。

这个生物钟主要由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CN)调控。SCN就像是一个敏锐的“光感受器”,它能感知外界光线的变化。白天,阳光照射进来,SCN接收到光线信号后,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让我们保持清醒;夜晚,光线变暗,SCN则促使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褪黑素就像一位“黑夜使者”,缓缓流淌在血液中,让我们感到困倦,产生睡意。

不仅如此,生物钟还与我们的日常作息紧密相连,遵循着大约24小时的周期规律。如果我们每天按时上床睡觉、按时起床,生物钟就会稳定运行,让我们的睡眠质量更高。反之,若是经常熬夜、作息紊乱,生物钟就会“乱了套”,出现失调现象,导致失眠等睡眠问题接踵而至。

四、神经递质:睡眠舞台上的“明星演员”

在睡眠的调控机制中,神经递质们堪称“明星演员”,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首先是γ-氨基丁酸(GABA),它是大脑中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就像一位“镇静大师”,在我们入睡时,大量的GABA被释放出来,抑制大脑的过度兴奋,让思维平静下来,帮助我们轻松进入睡眠状态。

血清素也是重要一员,它不仅参与情绪调节,还与睡眠息息相关。白天,血清素能让我们保持清醒、心情愉悦;到了晚上,它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褪黑素,助力我们入睡,完成从“白天模式”到“夜晚模式”的切换。

还有腺苷,它就像一个“疲惫信号兵”,随着白天身体的活动、大脑的运转,腺苷在体内逐渐积累。当腺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向大脑发出“该休息了”的信号,促使我们产生睡意,催促我们赶紧上床睡觉。

五、压力与情绪:睡眠的“捣乱分子”

在现实生活中,压力与情绪常常扮演着睡眠的“捣乱分子”角色。

当我们面临工作压力、生活琐事等诸多烦恼时,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就像给大脑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使大脑兴奋异常,难以平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环境下,不仅会导致失眠,还会进一步扰乱睡眠的调控机制,形成恶性循环。

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同样不容忽视。焦虑的情绪会让我们的思绪像脱缰的野马,不停地胡思乱想,大脑始终处于紧绷状态;抑郁则可能导致神经递质失衡,特别是血清素、多巴胺等与睡眠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分泌异常,使得睡眠变得异常艰难。

失眠绝非小事,它背后的睡眠调控机制错综复杂,涉及大脑的多个区域、多种神经递质以及生物钟等诸多因素。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睡眠,当遭遇失眠问题时,能够从根源上寻找解决办法,重新拥抱那宁静而甜美的梦乡,让生活充满活力。

(陈洁/张学玲/王晨华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神经内科 主管护师)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