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失眠星人自救指南:把数羊换成超管用的入睡小妙招

2025-05-19 09:1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妇孺国医堂,每天都能遇到顶着黑眼圈来问诊的“失眠星人”。有人在床上翻来覆去数了几百只羊,越数越精神;有人盯着天花板熬到天亮,第二天整个人像被抽走了灵魂。别再让失眠“绑架”你的夜晚!作为妇孺国医堂的主管护师,见过太多被失眠困扰的患者,今天就把那些比数羊更管用的入睡妙招倾囊相授,助你夺回一夜好眠。

一、失眠真相:身体里的“睡眠开关”为何失灵?

睡眠就像身体里的“自动程序”,本该到点启动,让人进入香甜梦乡。但很多时候,这个“开关”却突然失灵。从中医角度看,心主神明,肝藏血,当情绪波动、思虑过度,就会扰动心神,导致“心不藏神”;肝郁气滞、气血亏虚,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就像电路短路,程序无法正常运行。

西医则认为,失眠和大脑神经递质、内分泌调节密切相关。压力过大时,身体分泌的皮质醇增多,让人处于兴奋状态;褪黑素分泌不足,无法给大脑发送“该睡觉了”的信号;再加上不良的睡眠习惯、环境因素干扰,失眠自然找上门。搞清楚这些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找到适合自己的自救方法。

二、睡前“仪式感”:给大脑发“睡眠信号”

(一)打造“睡眠友好型”卧室

卧室环境是影响睡眠的关键因素。把房间灯光调暗,换成暖黄色的小夜灯,就像给卧室披上一层温柔的滤镜,让大脑放松警惕。窗帘选遮光性强的款式,杜绝清晨的光线“偷袭”美梦;床上用品要柔软透气,棉质床单、羽绒枕头能带来云朵般的触感,让身体快速进入“休眠模式”。

要是窗外有噪音干扰,可以使用白噪音机,播放雨声、海浪声,这些规律的声音能掩盖外界杂音,还能调节脑电波,让人更容易入睡。也可以在房间里摆放薰衣草、迷迭香等助眠植物,它们散发的天然香气,就像给大脑做了一场“芳香SPA”。

(二)戒掉“电子鸦片”

手机、电脑、平板堪称睡眠的“头号敌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让大脑误以为还是白天,越刷越清醒。睡前1小时,果断和电子产品“断舍离”。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放在离床远点的地方;要是忍不住想刷,可以换成听有声书、播客,用耳朵代替眼睛接收信息,减少蓝光刺激。

(三)中医特色“助眠前奏”

在妇孺国医堂,经常推荐患者试试睡前泡脚。用40-42℃的温水泡脚15-20分钟,水位没过脚踝,能促进血液循环,让全身放松下来。还可以在泡脚水里加入艾叶、花椒、生姜等中药材,艾叶温经散寒,花椒祛湿通络,生姜解表散寒,不同药材组合能起到不同的调理效果。

泡完脚后,搓搓脚底的涌泉穴。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用拇指指腹按压或揉搓,每次3-5分钟,感觉微微发热即可。这个动作就像给身体的“能量开关”充电,能引火归元,帮助安神助眠。

三、快速入睡小妙招:比数羊靠谱100倍

(一)呼吸调节法:给大脑“按下暂停键”

1.478呼吸法:闭上嘴巴,用鼻子慢慢吸气,默数4秒;屏住呼吸,默数7秒;然后张开嘴巴,缓缓呼气,默数8秒。重复这个过程4-5次,能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让身体从兴奋转为平静。就像给高速运转的大脑踩了一脚刹车,速度慢慢降下来。

2.腹式呼吸法:平躺在床上,把手放在腹部,用鼻子吸气,让腹部像气球一样慢慢鼓起,感受气息充满整个腹部;再用嘴巴呼气,腹部逐渐收缩。专注感受呼吸的节奏,排除杂念,几分钟后就能放松身心,进入困倦状态。

(二)身体放松术:从指尖到脚尖的“松弛感”

1.渐进式肌肉放松:从脚部开始,用力绷紧小腿肌肉,保持5-10秒,然后突然放松,感受肌肉从紧张到松弛的变化;接着依次收紧和放松大腿、臀部、腹部、胸部、手臂、脸部的肌肉。就像给全身肌肉“逐个解压”,让身体彻底松弛下来。

2.中医穴位按摩:按揉神门穴、内关穴、三阴交等穴位。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尺侧端,按摩它能养心安神;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可宁心安神;三阴交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能健脾养血,调和气血。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宜。

(三)思维“断舍离”:清空大脑“缓存”

很多人失眠是因为脑袋里像放电影一样,各种念头不断闪过。试试“思维下载法”:准备一个小本子和笔,睡前把脑子里所有的想法、担忧、待办事项都写下来,就像给大脑“清空缓存”。告诉自己:“这些事情明天再处理”,把大脑从焦虑中解放出来。

也可以想象一个“记忆抽屉”,把烦恼、压力都锁进抽屉里,暂时不去想。或者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宁静的场景,比如躺在柔软的草地上,听着微风拂过树叶的声音,让想象带着自己进入放松的状态。

四、日常调理:从根源改善睡眠

(一)饮食助眠“黄金搭档”

在饮食上,有些食物堪称天然的“安眠药”。睡前喝一杯温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能促进褪黑素合成;吃一小把葵花籽,它富含维生素B6,有助于调节神经递质;喝点小米粥,小米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和淀粉,能让人产生困倦感。

要避免在晚上喝咖啡、浓茶,它们含有的咖啡因会兴奋神经;辛辣、油腻食物也别在睡前吃,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睡眠。可以多吃些养心安神的食物,如莲子、百合、桂圆,用它们煮粥、煲汤,从日常饮食中慢慢调理睡眠。

(二)运动“睡眠充电”

适当运动能有效改善睡眠,但要注意时间。早上或下午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每次30分钟以上,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运动后身体微微出汗,晚上更容易产生困意。但别在睡前2小时内剧烈运动,不然身体处于兴奋状态,反而睡不着。

(三)中医调理“治本之策”

如果长期失眠,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好,可以到妇孺国医堂寻求专业帮助。医生会根据个人体质辨证论治,开具中药方剂调理。比如心脾两虚型失眠,常用归脾汤补益心脾;肝郁化火型失眠,用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阴虚火旺型失眠,则用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

还可以选择针灸、推拿等外治疗法。针刺百会、四神聪、安眠等穴位,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推拿头部、背部,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情绪。这些中医特色疗法从根源上调理身体,帮助恢复正常的睡眠节律。

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正确的应对方法。告别数羊的无用功,试试这些超管用的入睡妙招,从调整睡眠环境到改变生活习惯,从中医调理到日常饮食,多管齐下,让睡眠“满血复活”。记住,好睡眠是健康的基础,掌握这些自救指南,今晚就和失眠说拜拜!

(王丽/王舒/赵方圆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妇孺国医堂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