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不容小觑的冠状动脉痉挛

2024-05-14 14:0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生死时速”现场,监护仪的警报声时不时刺破空气。这里除了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还潜伏着一位“神秘刺客”——冠状动脉痉挛。它不像斑块堵塞那样“大张旗鼓”,却能在瞬间让心脏“断粮断电”,把人推向危险边缘。今天,咱们就跟着CCU的医生,揭开这位“血管刺客”的真面目,看看它究竟有多难缠!

一、冠状动脉痉挛:血管里的“任性怪”

冠状动脉是给心脏“送粮草”的“专属快递员”,正常情况下,它们畅通无阻,稳稳当当地把血液和氧气输送到心脏的每一个角落,保证心脏这台“发动机”正常运转。但冠状动脉痉挛一发作,这些血管就突然变成了“任性怪”——毫无征兆地突然收缩变窄,甚至完全“关闭通道”,让心脏急需的血液供应瞬间“断档”。

想象一下,心脏就像一座24小时不停工的工厂,突然遭遇“能源危机”,那些等着氧气“续命”的心肌细胞急得直“跺脚”。如果痉挛持续时间短,心脏还能“缓口气”;可一旦时间过长,心肌细胞就会因缺氧坏死,引发剧烈胸痛、心律失常,严重时直接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这时候,患者就只能紧急被送往CCU,接受生死时速般的抢救。

二、“刺客”的作案手法:谁在“激怒”冠状动脉?

(一)神经调节“乱了套”

我们的身体里有一套复杂的神经调节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就像一对“欢喜冤家”,共同维持着血管的正常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时,会让血管收缩,就像给血管来了个“紧箍咒”;副交感神经则负责让血管放松。但当这套系统“乱了套”,问题就来了。

比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交感神经就会异常兴奋,像个失控的“开关”,不断给冠状动脉发送收缩指令。熬夜、过度疲劳也会打破神经调节的平衡,让冠状动脉变得“敏感脆弱”。就像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情绪一激动就容易“爆发”,冠状动脉在神经紊乱的刺激下,也会突然“发脾气”,出现痉挛。

(二)寒冷刺激“冷袭击”

寒冷天气堪称冠状动脉痉挛的“帮凶”。当身体突然遭遇冷空气,皮肤表面的血管会迅速收缩,减少热量散失。这时候,身体为了保证重要器官的供血,会让心脏“加班加点”工作,同时也会刺激冠状动脉收缩。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温差变化大,早晨出门没做好保暖,冷空气就像“冷箭”一样,直接“攻击”冠状动脉,导致痉挛发作。不少患者就是在晨练时,因温度骤降引发了冠状动脉痉挛,紧急被送进CCU。

(三)药物与疾病“拖后腿”

1.药物影响

有些药物会成为冠状动脉痉挛的“导火索”。比如治疗偏头痛的麦角胺类药物、某些血管收缩剂,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血管过度收缩,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还有长期滥用可卡因等毒品,更是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大大增加冠状动脉痉挛的风险。这些药物就像给血管“喂毒”,让原本健康的冠状动脉变得“不堪一击”。

2.疾病因素

本身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血管内皮已经受到了损伤,就像水管的内壁变得粗糙不平。这时候,冠状动脉更容易发生痉挛。此外,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也会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成为冠状动脉痉挛的潜在诱因。这些疾病就像给血管埋下了“定时炸弹”,一旦遇到刺激,就可能引发痉挛。

(四)吸烟酗酒“神助攻”

吸烟和酗酒堪称冠状动脉痉挛的“神助攻”。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直接刺激血管,让冠状动脉变得又硬又脆,还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管的舒张能力。酗酒则会导致血压波动、血脂异常,干扰血管的正常调节功能。长期吸烟酗酒的人,血管就像经历了一场“化学污染”,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率比普通人高出数倍。

三、CCU里的“侦察兵”:揪出“刺客”真面目

(一)症状“蛛丝马迹”

冠状动脉痉挛发作时,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痛。这种疼痛往往来得突然,程度剧烈,就像有一只大手紧紧攥住心脏,让人喘不过气。疼痛位置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有时还会放射到颈部、下颌和左肩等。与普通心绞痛不同,冠状动脉痉挛引发的胸痛多在后半夜至上午时段休息时发作,甚至在夜间熟睡中把人痛醒。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眼前发黑、晕厥。这些症状就是冠状动脉痉挛留下的“蛛丝马迹”,一旦出现,必须立刻就医。

(二)检查“火眼金睛”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冠状动脉痉挛的“入门武器”。在痉挛发作时,心电图会出现特征性的改变,如ST段抬高或压低。医生通过分析心电图上这些线条的变化,就像在解读“心脏密码”,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痉挛。不过,心电图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因为痉挛不发作时,心电图可能完全正常,所以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

2.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堪称揪出冠状动脉痉挛的“火眼金睛”。医生会将一根细细的导管经手腕或大腿根部的血管插入,送到冠状动脉开口处,然后注入造影剂。在X光下,冠状动脉的形态和血流情况清晰可见。如果在检查过程中,人为地通过药物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同时观察血管的变化,就能准确诊断是否存在痉挛,以及痉挛的部位和程度。这项检查虽然有点“折腾”,但却是确诊冠状动脉痉挛的关键手段。

3.动态心电图监测

对于那些症状不典型、发作不频繁的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就派上了用场。患者需要佩戴一个小巧的设备,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这样一来,即使冠状动脉痉挛偶尔发作,也能被设备“抓个现行”,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四、CCU的“攻防战术”:与“刺客”正面交锋

(一)药物“主力军”

1.钙离子拮抗剂

钙离子拮抗剂是治疗冠状动脉痉挛的“主力军”,比如硝苯地平、地尔硫䓬等。它们就像给血管上了一把“松弛剂”,能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让痉挛的血管放松下来,恢复正常的管径。这就像给紧绷的橡皮筋松绑,让冠状动脉重新畅通,保证心脏的血液供应。这类药物需要长期规律服用,才能有效预防痉挛发作。

2.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硝酸酯类药物,是缓解冠状动脉痉挛急性发作的“救命药”。它们能直接扩张冠状动脉,迅速增加心脏的血液供应,缓解胸痛症状。当患者突然感到胸痛时,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短短几分钟内,疼痛就能得到明显缓解。不过,这类药物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否则会产生耐药性,效果大打折扣。

3.其他药物

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均应接受抗血小板治疗,针对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还需要使用相应的药物控制病情,降低冠状动脉痉挛的风险。他汀类药物除了可以降低胆固醇外还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由于β受体阻滞剂有诱发冠脉痉挛的副作用,对于冠状动脉无显著狭窄的患者,禁忌单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

特别提醒的是,冠状动脉痉挛是一种很顽固的病理状态,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足剂量的服用预防冠脉痉挛的药物,有些病人一旦停药就会痉挛复发。CCU经常见到患者因自行停药或者漏服药物造成病情复发,危及生命。

(二)生活“防御战”

1.情绪管理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预防冠状动脉痉挛的重要防线。患者要学会释放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可以通过听音乐、运动、旅游等方式放松身心,就像给紧绷的神经“放个假”。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必要时还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2.保暖防寒

在寒冷季节,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头部、颈部和四肢。出门时戴上帽子、围巾、手套,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身体。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也能减少寒冷对血管的刺激。就像给血管穿上一件“保暖衣”,让冠状动脉在温暖的环境中“安心工作”。

3.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是预防冠状动脉痉挛的“基础套餐”。戒烟能让血管摆脱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的侵害,逐渐恢复健康;限制饮酒量,避免酒精对血管的刺激。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饮食上少吃高盐、高脂、高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保持血管的弹性和通畅。

冠状动脉痉挛就像CCU病房里隐藏的“血管刺客”,看似神秘莫测,实则有迹可循。了解它的发病机制、掌握诊断方法、学会防治策略,我们就能有效抵御这位“刺客”的攻击。在CCU医护人员的守护下,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能让冠状动脉远离痉挛困扰,让心脏重新恢复活力!

(吕云霞 漯河市中心医院 冠心病监护病房(CCU)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