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躺”平也要安全:长期卧床呼吸重症患者如何预防肺部感染?

2023-08-14 13: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长期卧床的呼吸重症患者面临着诸多挑战,而肺部感染无疑是其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肺部感染不仅会加重患者的呼吸负担,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对于长期卧床的呼吸重症患者来说,该如何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问题,为患者们撑起一把“防护伞”。

一、为什么长期卧床容易引发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身体活动受限,身体的许多生理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呼吸系统。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咳嗽、深呼吸等动作,可以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病原体排出体外。然而,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缺乏活动,这些生理机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导致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积聚,为细菌和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此外,长期卧床还会导致肺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局部缺氧,进一步削弱肺部的防御功能。同时,患者的免疫力也会因为长期卧床而下降,使得身体更容易受到感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长期卧床的呼吸重症患者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二、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措施:从呼吸到护理

(一)有效咳嗽与深呼吸

咳嗽和深呼吸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重要手段。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每天定时进行有效的咳嗽和深呼吸练习至关重要。患者可以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协助下,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用力咳嗽,将呼吸道内的痰液排出。如果患者痰液黏稠,难以咳出,可以使用雾化吸入药物,稀释痰液,帮助排痰。

(二)定期翻身与拍背

长期卧床会导致肺部的某些部位通气不畅,容易积聚分泌物。定期翻身和拍背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肺部通气,促进痰液排出。一般建议每2-3小时翻身一次,同时在翻身过程中,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从下往上、从外向内拍打,帮助痰液松动,便于咳出。需要注意的是,拍背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重或过轻。

(三)保持呼吸道湿润

干燥的呼吸道环境会增加痰液的黏稠度,不利于痰液排出。因此,保持呼吸道湿润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之间,为患者创造一个湿润的环境。此外,还可以通过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保持呼吸道的湿润,稀释痰液,减少感染的机会。

(四)口腔护理

口腔是呼吸道的门户,保持口腔清洁可以有效减少细菌的滋生和传播。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进食和饮水减少,口腔内的细菌容易滋生。因此,每天早晚和饭后,患者都应该进行口腔护理。可以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对于昏迷或无法自理的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用棉球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患者的口腔黏膜、牙齿和舌面,保持口腔清洁。

(五)合理使用抗生素

虽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但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反而不利于感染的控制。因此,抗生素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感染风险,合理选择抗生素的种类和使用时间。对于已经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调整抗生素的使用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三、环境与生活方式:为患者创造安全的“小天地”

(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良好的室内环境对于预防肺部感染至关重要。应保持病房或居住环境的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避免在室内吸烟或使用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同时,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进一步净化室内空气,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二)合理饮食与营养支持

合理的饮食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感染。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选择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蔬菜和水果等。同时,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对于食欲不振或进食困难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肠内营养支持,确保营养摄入充足。

(三)心理支持与康复训练

长期卧床的患者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还可能削弱免疫力。因此,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同样重要。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如肢体活动、呼吸功能训练等。通过这些训练,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还能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长期卧床的呼吸重症患者预防肺部感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有效的咳嗽与深呼吸、定期翻身与拍背、保持呼吸道湿润、口腔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为患者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曹凤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重症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