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胃肠镜检查全攻略!从流程到注意事项

2025-04-26 16:5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胃肠镜检查是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但很多人对这项检查心存顾虑。其实,只要提前了解流程、做好准备,检查过程远比想象中轻松。

一、检查前

(一)饮食调整

胃肠镜检查前,胃肠道必须处于“空置”状态,否则残留的食物或粪便会影响医生观察。

胃镜检查:检查前一天晚上10点后禁食固体食物,晚上12点后禁止饮水;检查当天早上需完全禁食禁水,确保胃内无残留。

肠镜检查:检查前1-3天需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改吃低渣饮食(如白粥、面条、蒸蛋、豆腐)。这是因为高纤维食物会残留在肠道褶皱中,导致肠道清洁不彻底。检查当天需空腹,且在检查前4-6小时服用泻药,将肠道排空至清水样便。

(二)肠道准备

肠道清洁是肠镜检查的关键。泻药通常需用大量温水冲服,分次饮用。服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腹胀、恶心等不适,可适当走动或按摩腹部促进排便。

常见误区:有人为了快速排便而减少饮水量,或一次性喝完泻药,这反而会导致肠道清洁不彻底。正确的做法是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在规定时间内分次喝完,并配合走动。

特殊情况:对于便秘患者,医生可能建议提前3天开始低渣饮食,并配合温和的通便药物,确保肠道准备效果。

(三)身体评估

检查前,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药物过敏史、慢性疾病史(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手术史等。以下情况需特别注意:

药物调整:长期服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降糖药或活血化瘀中成药的患者,需提前3-5天停药,避免检查中出血或低血糖风险。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女性、严重心肺疾病患者需经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适合检查。

二、检查中

(一)无痛 vs 普通:如何选择?

普通胃肠镜:仅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凝胶)涂抹咽喉或肛门,检查过程中患者意识清醒,可能感到轻微恶心、腹胀或肛门坠胀感。

无痛胃肠镜:通过静脉注射短效麻醉药,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全程无痛苦,但需有家属陪同,且检查后需留观1-2小时。

建议:对疼痛敏感、容易紧张或需长时间检查的患者,无痛胃肠镜是更优选择;但若存在严重心肺疾病或麻醉药物过敏史,需谨慎选择。

(二)检查过程:医生如何操作?

胃镜检查:患者取左侧卧位,医生将胃镜从口腔插入,依次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过程中可能向胃内注入少量气体以扩张视野,导致腹胀感。检查结束后,医生会通过胃镜的吸引装置将气体抽出。

肠镜检查:患者同样取左侧卧位,医生将肠镜从肛门插入,沿直肠、结肠逐步推进至回盲部。由于肠道弯曲较多,检查时间可能比胃镜稍长,过程中也可能注入气体。

治疗操作:若发现息肉、溃疡或可疑病变,医生可能直接取活检(夹取少量组织送病理检查)或进行内镜下治疗(如息肉切除、止血)。这些操作通常在无痛状态下进行,患者无感知。

三、检查后

(一)饮食恢复

普通胃肠镜:若未进行活检或治疗,检查后2小时可少量饮水,无不适后逐渐过渡到温软半流食(如米粥、面条);若进行活检,需禁食4-6小时,再从冷流食(如米汤)开始恢复。

无痛胃肠镜:因麻醉作用,需在完全清醒后2-3小时再进食,且当天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禁忌食物: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辛辣、油腻、过硬或过烫的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黏膜。

(二)观察症状

轻微不适:检查后可能出现腹胀、咽喉疼痛(胃镜后)或肛门坠胀感(肠镜后),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可通过散步、温水漱口或坐浴缓解。

异常症状:若出现剧烈腹痛、持续黑便、呕血、发热或头晕,需立即就医,警惕肠穿孔、出血或感染。

(三)遵医嘱用药与复查

病理结果:若取活检,通常需等待3-5个工作日获取病理报告。若结果提示炎症、溃疡或癌前病变,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复查:对于慢性胃炎、肠息肉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胃肠镜,监测病情变化。

四、这些情况,建议尽早检查

长期消化不良:反复出现上腹痛、反酸、嗳气,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排便异常:长期便秘或腹泻交替,或出现便血、大便变细。

家族史:直系亲属中有胃肠道肿瘤病史,建议从40岁开始筛查。

高危习惯: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饮食或爱吃腌制食品。

希望这份攻略能帮助大家消除顾虑,主动关注胃肠道健康。记住:早发现、早治疗,是守护健康的关键!

(杜志茜 河南省职工医院 内镜室)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