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一个很多人都可能遇到,但又不太爱提起的问题——痔疮。为啥上厕所会那么痛苦?痔疮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怎么就摊上它了?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痔疮那些事儿,争取让你对它有个清楚的了解,以后也能更好地应对它。
一、痔疮到底是个啥?
先来说说啥是痔疮。其实啊,痔疮在咱们身体里原本是个“好东西”。在肛门周围,正常情况下有一些血管组织,它们能帮助我们控制排便,就像一个个小“皮垫儿”一样,有弹性,能收缩。可一旦这些血管组织出了问题,比如充血、肿胀,就变成了咱们常说的痔疮。痔疮主要分两种:内痔和外痔。内痔长在肛门里面,平时可能没啥感觉,大便太干,用力过猛,就容易让它受伤,出现便血的情况。外痔呢,是长在肛门周围的皮肤下面,要是发炎了,就会肿起来,像个小肉球,坐立不安,特别难受。
二、为啥痔疮就找上我了?
痔疮这事儿,其实挺普遍的,很多人都会中招。那为啥它就盯上你了呢?原因可不少。
① 久坐不动:现在很多人工作都得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屁股不挪窝。这样一来,肛门周围的血管就一直受压,血液循环不畅,时间长了,血管就容易出问题,痔疮就找上门了。就像一条河,水流不畅,泥沙就容易堆积,血管也是一样,血液不流通,就容易出毛病。
② 便秘:便秘也是个大麻烦。大便干结,排便的时候就得使劲儿,一使劲儿,肛门周围的血管压力就增大,容易破裂出血,或者让原本就有点脆弱的血管组织变得更糟糕。便秘的时候,大便在肠道里停留时间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变得更硬,就像是一块石头一样,对肛门周围的组织是个很大的刺激。
③ 饮食不均衡:饮食也很关键。平时吃得太精细,蔬菜水果吃得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大便就不容易成型,要么便秘,要么腹泻。腹泻的时候,频繁的排便也会刺激肛门周围的组织。而膳食纤维能增加大便的体积,让大便变得柔软,更容易排出,对预防痔疮很有帮助。
④ 怀孕:怀孕的女性也是痔疮的高发人群。随着胎儿的长大,子宫会压迫到盆腔的血管,影响肛门周围血管的血液回流。再加上孕期活动减少,便秘的情况也容易出现,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很容易诱发痔疮。
三、得了痔疮,都有啥症状?
得了痔疮,身体会给我们发出一些信号,可别忽视了。
① 便血: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内痔出血的时候,血通常是鲜红色的,可能在大便表面看到血迹,或者手纸上带血。要是出血量比较多,还可能会滴血,甚至喷血。这种出血一般是无痛的,看到血肯定心里发慌。
② 疼痛:外痔要是发炎了,或者血栓形成了,那可就疼得厉害了。坐立不安,走路都费劲。尤其是血栓性外痔,就像肛门边上长了个小“炸弹”,一碰就疼,让人苦不堪言。
③ 肛门不适:除了疼痛,还可能会觉得肛门周围有异物感,好像有个小东西在那儿杵着。有时候还会觉得肛门周围潮湿,不舒服,甚至会有瘙痒的感觉。
④ 脱出: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出现脱出的情况。就是排便的时候,痔疮会从肛门里掉出来。一开始,可能排便后自己就能缩回去,严重了,就得用手把它推回去,甚至一直脱在外面回不去,这就麻烦了。
四、得了痔疮,咋办?
得了痔疮,别慌,有很多办法可以缓解和治疗。
① 生活方式调整:多吃蔬菜水果,像菠菜、芹菜、苹果、香蕉这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帮助软化大便,减少便秘。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至少1500毫升水,让肠道润滑起来。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别憋便。一有便意,就赶紧去厕所,别忍着。排便的时候别玩手机、看报纸,专心排便,减少排便时间。别老坐着不动,工作间隙起身活动活动,做做提肛运动。提肛运动很简单,就是收缩肛门周围的肌肉,坚持几秒钟,再放松,重复做几次,能促进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
② 药物治疗:市面上有很多治疗痔疮的外用药膏、栓剂。这些药物能缓解症状,比如消炎、止痛、止血。像含有消炎成分的药膏,能减轻肛门周围的红肿疼痛;含有止血成分的栓剂,能帮助止血。使用这些药物之前最好咨询医生,不同的痔疮情况,用药也不同。症状比较严重,医生可能会开一些口服药。有些药物能帮助软化大便,减轻排便时的痛苦;还有些药物能改善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③ 手术治疗:痔疮已经很严重了,比如脱出的痔疮回不去,或者出血特别厉害,药物治疗效果不好,那可能就得考虑手术了。手术方式有很多种,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手术听起来挺吓人的,但现在的手术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很多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不用太担心。
五、怎么预防痔疮?
预防总是比治疗更重要,咱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远离痔疮的困扰。
①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别熬夜。熬夜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让身体更容易出问题,包括痔疮。保持肛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清水清洗肛门周围,保持干燥,避免细菌感染。别用粗糙的卫生纸擦,容易刺激肛门皮肤。
② 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辛辣食物会刺激肛门周围的血管,让血管扩张,加重痔疮的症状。同时,控制体重也很重要,肥胖会增加腹压,影响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
③ 适当运动:多运动,增强身体素质。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还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包括肛门周围的血管。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这些有氧运动,每天坚持半小时左右。
六、痔疮的误区
关于痔疮,还有一些常见的误区,咱们也来澄清一下。
① 痔疮是不治之症:很多人觉得痔疮治不好,其实不是这样的。虽然痔疮容易复发,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甚至手术治疗,都能很好地控制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会更好。
② 痔疮只有老年人才会得:不是的,痔疮可不挑年龄。年轻人要是生活习惯不好,比如久坐、便秘,一样会得痔疮。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痔疮的发病率也不低。
③ 痔疮会癌变:一般来说,痔疮是不会癌变的。痔疮是血管组织的问题,而癌症是细胞的异常增生。虽然痔疮不会癌变,出现便血等症状,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排除其他疾病,比如肠道肿瘤等。
七、总结
痔疮虽然让人烦恼,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大多数痔疮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要是症状严重,也不用害怕手术,现在的医疗技术很先进,手术风险小,恢复快。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痔疮的困扰。要是你或者身边的人有痔疮的烦恼,不妨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让更多人了解痔疮,科学应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