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便血的经历,当看到马桶中鲜红的血液时,内心往往充满了恐惧与担忧。而这其中,痔疮是导致便血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来深入了解痔疮那些事儿,让大家面对便血不再慌张。
一、西医眼中的痔疮
从西医解剖学来看,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痔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发生在齿线以上,表面为黏膜,通常不会疼痛,主要症状是便血和脱出,便血一般为无痛性、间歇性,便血颜色鲜红,轻者仅在排便后纸上带血,重者则呈喷射状出血;外痔位于齿线以下,由肛管皮肤所覆盖,常表现为疼痛、肿胀和异物感,在发生血栓或炎症时,疼痛尤为明显;混合痔则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症状,是两者相互融合而成。
关于痔疮的成因,西医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静脉曲张学说,长期的腹压增高,如妊娠、便秘、前列腺肥大等,会阻碍静脉回流,使得直肠静脉丛淤血扩张,从而形成痔疮。其次,肛垫下移学说指出,正常情况下,肛垫起着协助肛门括约肌封闭肛门的作用,但当肛垫因各种原因发生肥大、移位时,就会导致痔疮的发生。另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重要诱因,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会使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过量饮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直肠黏膜和肛门皮肤,引发痔疮。
在诊断方面,西医主要依靠详细的问诊、肛门直肠指诊和肛门镜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便血的情况、是否有肿物脱出、疼痛程度等。肛门直肠指诊虽然无法直接触摸到内痔,但可以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而肛门镜检查则能清晰地观察到痔核的大小、位置和形态,对于明确诊断至关重要。
西医治疗痔疮,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症状较轻的痔疮,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久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等;配合药物治疗,如外用痔疮膏、栓剂,这些药物能起到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还可以进行坐浴,常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可清洁肛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当痔疮发展到一定程度,保守治疗无效时,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等。痔切除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痔疮,尤其是外痔和混合痔的外痔部分;PPH手术则主要用于治疗内痔和混合痔,通过切除直肠黏膜和黏膜下组织,使肛垫上移,同时阻断痔的血液供应,达到治疗目的。
二、中医对痔疮的认识与治疗
中医对痔疮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中医将痔疮称为“痔”或“痔核”,认为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从病因病机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厚味、饮酒过度,会导致胃肠积热,下注肛门,使气血不畅,从而引发痔疮。二是久坐久立、负重远行,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肛门局部气血瘀滞,形成痔疮。三是便秘或久泻久痢,使腹压增加,肛门直肠部血脉不畅,进而诱发痔疮。此外,体质虚弱、气血不足,也容易使痔疮发生。
中医诊断痔疮同样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询问便血、疼痛、排便等情况,再结合脉象,进行综合辨证。例如,患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多为湿热下注型痔疮;若便血颜色淡红、伴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脉象细弱,则可能是气血亏虚型痔疮。
中医治疗痔疮注重整体调理,强调辨证论治。内治法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应的方剂。对于湿热下注型,常用凉血地黄汤合槐花散加减,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对于气滞血瘀型,采用止痛如神汤加减,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对于气血亏虚型,则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补气养血、升提固脱。这些方剂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
外治法在中医治疗痔疮中也有着丰富的经验。中药坐浴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选用具有清热燥湿、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如苦参、黄柏、五倍子、地榆等,煎成汤剂趁热先熏后洗肛门局部。熏洗时的热气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药力则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到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作用。外敷中药也是常见的外治法,将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涂抹在痔疮部位,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九华膏等,能有效缓解疼痛、消肿化瘀。此外,中医还有枯痔法、结扎法等独特的治疗手段。枯痔法是将具有腐蚀作用的药物敷于痔核表面,使其干枯坏死脱落;结扎法是用丝线或药线结扎痔核根部,阻断其血液供应,使其缺血坏死脱落。这些方法在治疗痔疮方面都有着良好的效果,且副作用较小。
三、中西医结合,优势尽显
在痔疮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具有明显的优势。西医的手术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痔核,解决较为严重的痔疮问题,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需要一定时间,且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而中医的保守治疗方法,如中药内服、外治等,虽然不能直接去除痔核,但可以从整体上调节人体机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症状,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轻度痔疮患者,优先采用中医的保守治疗方法,通过改善生活习惯、中药调理等,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中重度痔疮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术后调理,如中药坐浴、外敷中药等,可以减轻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同时配合中药内服,调节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减少痔疮的复发。
便血虽然是痔疮常见的症状,但也可能是其他肛肠疾病甚至全身性疾病的表现。因此,当出现便血时,不要惊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治疗痔疮方面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色。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我们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帮助患者摆脱痔疮的困扰,恢复健康的生活。希望大家在了解了痔疮的中西医知识后,能够正确对待痔疮,积极预防,及时治疗,保持肛肠健康。
(许希希 武陟县人民医院 肛肠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