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不同部位CT检查大不同 这些姿势你做对了吗

2025-04-28 10:0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去医院做CT检查,是不是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常常听到,陌生则是因为面对那些复杂的检查流程和奇怪的要求,总是一头雾水。尤其是检查时的各种姿势,一会儿让你这样摆,一会儿让你那样放,真让人摸不着头脑!别着急,今天放射科的医生就来给大家好好唠唠,不同部位CT检查都有啥讲究,让你轻松避开那些“姿势雷区”!

一、头部CT:“稳住,别晃!”

头部CT主要是用来查看大脑、颅骨这些重要部位有没有问题,像有没有脑出血、脑肿瘤、骨折啥的。做头部CT的时候,你就想象自己是个“雕像”,得稳稳当当的,千万不能晃!

为啥要这么严格呢?这是因为头部里的结构都特别精细,稍微动一下,拍出来的图像就可能像打了马赛克一样,模糊不清,医生就没办法准确判断病情啦。躺到检查床上后,医生会让你把头放在一个专门的头托上,就像给头找了个“专属小枕头”,然后会用一些软乎乎的垫子把你的头固定住。这时候,你就保持放松,别乱动,哪怕鼻子痒痒想打喷嚏,也得先憋一憋,等拍完了再说。要是实在憋不住,一定要提前跟医生说,让他们暂停检查,不然拍出来的片子可能就得重新拍了,既浪费时间,又耽误病情诊断。

二、胸部CT:“吸气、呼气,有节奏!”

胸部CT能帮医生看到肺部、心脏、纵隔这些重要器官的情况,像肺炎、肺癌、心脏病等很多疾病都得靠它来帮忙诊断。做胸部CT时,呼吸可是个关键环节。

检查前,医生会耐心地教你怎么呼吸:先深深地吸一口气,就像闻花香一样,把气吸得满满的;然后再慢慢地呼出来,就像吹蜡烛似的,把气吐得干干净净。吸气和呼气都要尽量做到均匀、缓慢、深长。这是为啥呢?原来,吸气的时候,肺部会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这样医生就能更清楚地看到肺部的细节,有没有病变、有没有阴影,一目了然;呼气的时候,能观察肺部的回缩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一般来说,在扫描的时候,医生会让你在吸气末的时候屏住呼吸,就像游泳时在水下憋气一样,坚持几秒钟。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偷偷换气哦,不然拍出来的图像就会出现伪影,影响诊断结果。要是你觉得憋气很困难,别硬撑,提前告诉医生,他们会想办法调整检查方案的。

三、腹部CT:“空腹上阵,姿势有巧!”

腹部CT主要是检查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腹部脏器,对于诊断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肾癌等疾病非常重要。在做腹部CT之前,有个关键的准备工作——空腹!

这是因为吃饭后,胃肠道里会充满食物和气体,就像给脏器们拉上了一层“幕布”,会干扰CT的扫描,让医生看不清脏器的真实情况。所以,一般在检查前6-8小时就不能吃东西了,连水也尽量少喝。到了检查的时候,姿势也有讲究。躺在检查床上后,医生会让你把双手举过头顶,就像投降的姿势一样。这可不是在开玩笑哦,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手臂的影子挡住腹部的脏器,影响图像的清晰度。还有,在扫描过程中,也要保持身体平稳,不要随意扭动。要是你觉得不舒服,比如肚子突然疼了,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他们会根据情况处理的。

四、盆腔CT:“特殊准备,躺好别歪!”

盆腔CT主要用于检查盆腔内的器官,像女性的子宫、卵巢,男性的前列腺等,还能查看盆腔内有没有肿瘤、炎症等问题。对于女性来说,如果要做盆腔CT,最好避开月经期,因为月经期间盆腔会充血,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检查时,也是要躺在检查床上,然后医生会帮你调整好位置。这时候,你要尽量让身体保持在床的正中间,不要歪向一边。因为一旦身体歪了,扫描出来的图像就可能会有偏差,医生就不好判断盆腔内器官的位置和形态了。另外,在扫描过程中,同样要保持安静,不要乱动,让盆腔内的器官在CT的“眼睛”下乖乖“露脸”。

五、四肢CT:“摆好造型,配合指令!”

四肢CT主要是用来检查胳膊、腿的骨骼、肌肉、关节等部位,像骨折、关节炎、肌肉损伤这些问题都能通过它查出来。做四肢CT的时候,姿势就得根据检查的具体部位来调整啦。

比如说检查胳膊,要是检查上臂,你可能需要把胳膊伸直,放在身体两侧;要是检查手腕或者手指,可能就得把手摆成各种姿势,像握拳、伸展之类的,这都是为了让医生能全方位地观察病变部位。检查腿部也是一样,检查大腿时,一般要把腿伸直;检查脚踝或者脚部,可能就需要把脚转动到不同的角度。在整个检查过程中,要随时听医生的指挥,他们让你怎么摆,你就怎么摆,这样才能拍出最清晰、最准确的片子。

做CT检查时,不同部位的检查姿势和要求真的差别很大。了解这些知识,不仅能让检查过程更加顺利,还能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情。下次去做CT检查,就不用再慌里慌张、手忙脚乱啦!按照医生的指导,摆好姿势,轻松搞定检查,让健康多一份保障!

(张春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放射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