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消化性溃疡:从病因到治疗的全面解析

2025-04-12 18:1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指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了解其病因与治疗方法,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康复至关重要。

病因探寻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这种细菌能在胃黏膜表面生存、繁殖,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使胃酸、胃蛋白酶等直接接触胃黏膜,造成损伤,进而引发炎症和溃疡。许多患者是通过共用餐具、口对口喂食等途径感染幽门螺杆菌。

自身消化作用

正常情况下,胃黏膜有完善的防御机制抵御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但当防御机制出现问题,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因素影响神经调节,促使胃酸分泌增多,超出胃黏膜可承受范围时,就容易导致溃疡形成。

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易引发消化性溃疡。这些药物会抑制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其合成减少后,胃黏膜防御能力下降,在胃酸等作用下就容易产生溃疡。

遗传因素

消化性溃疡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患消化性溃疡的亲属,个体发病几率相对较高。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胃黏膜的结构、功能以及机体对幽门螺杆菌等致病因素的易感性。

全身性疾病影响

患肝硬化、慢性肾衰竭、大面积烧伤等严重全身性疾病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会引起胃黏膜缺血、缺氧,黏膜屏障功能减弱,还可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双重作用下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

症状表现

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为慢性过程、周期发作、中上腹节律性疼痛。上腹部疼痛是常见症状,疼痛性质常为隐痛、灼痛、胀痛、饥饿痛或剧痛,以阵发性中等度钝痛为主,亦有持续性隐痛者,能为碱性药物和食物暂时缓解。胃溃疡疼痛部位在剑突下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则偏右,后壁穿透性溃疡疼痛可放射至背部7—12胸椎区。每次疼痛发作的持续时间大多为1—2小时,亦可持续数日。疼痛发作有季节性,一般秋末冬初最易发病,胃溃疡疼痛发生于餐后1/2—2小时,再经1—2小时的胃排空后缓解,规律为进食—舒适—疼痛—舒适;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常于饭后2—4小时发作,持续至下次进食后才缓解,规律为进食—舒适—疼痛,常在夜间痛醒。此外,还可能伴有嗳气、反酸、流涎、恶心、呕吐等症状。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 抑酸治疗: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质子泵抑制剂能强力抑制胃酸分泌,迅速缓解溃疡疼痛症状,为溃疡愈合创造低酸环境,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用,一般在饭前空腹时效果更佳。

· 黏膜保护:胃黏膜保护剂可在溃疡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挡胃酸、胃蛋白酶及其他有害物质对黏膜的侵蚀。患者服用时有些保护剂需在饭前半小时服用,以确保药物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有效屏障。

· 根除幽门螺杆菌:若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必须进行根除治疗。多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包括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等。患者要认真遵循医生治疗方案,按时服用各种药物。

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调理:遵循易消化、低脂肪、低辛辣、低盐、高蛋白的饮食原则,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过冷、过热、浓茶、咖啡、酒精等,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 心理干预:消化性溃疡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采取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措施。

· 其他: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的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胃十二指肠吻合术、胃空肠吻合术等,旨在减少胃酸分泌,消除溃疡。

消化性溃疡病因复杂,治疗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循医嘱按时服药,调整生活方式,以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复发,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陈丽可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