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战场上,放疗堪称“火力十足”的武器,能精准打击癌细胞。但这一路“打怪升级”,稍不注意就可能掉进各种“大坑”!从皮肤护理到饮食忌口,从日常作息到情绪管理,误区一个接一个。别担心!放疗科医生连夜整理了这份防“坑”指南,手把手教你绕开雷区,让放疗之路走得又稳又顺!
一、皮肤护理“陷阱”:别让放疗“烤”伤皮肤
(一)误区一:“搓澡式”清洁更干净
很多患者觉得放疗后皮肤出油、出汗,得用力搓洗才安心。可这一搓,直接把皮肤“搓”进了医院!头颈部放疗期间,皮肤就像被“削弱防御”的城墙,变得异常脆弱。用力搓洗、使用粗糙的毛巾,就像拿着砂纸磨城墙,只会加速皮肤破损。
正确做法是用温水轻轻冲洗,搭配柔软的棉质毛巾或手,像抚摸小猫一样轻柔擦拭。别用肥皂、沐浴露这些“猛药”,它们会破坏皮肤表面的保护层,换成温和的医用皮肤清洁剂才是王道。
(二)误区二:防晒霜、护肤品随便涂
“出门涂防晒霜,皮肤就不怕晒”,这个常识在放疗期间可不管用!大部分防晒霜、护肤品里含有化学添加剂,会和放疗射线“联手搞破坏”,加重皮肤损伤。有些患者涂了护肤品,结果皮肤又红又痒,还长出小水泡,得不偿失。
放疗期间,除非医生特别推荐,否则别往放疗区域涂任何护肤品。要是皮肤干燥、瘙痒,可以用医生开的专用皮肤保护剂,这些“定制款”能修复皮肤,还不会“帮倒忙”。
(三)误区三:皮肤发红、脱皮不用管
放疗一段时间后,皮肤开始发红、脱皮,不少患者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忍一忍就过去了。可放任不管,皮肤可能从发红发展成溃烂,甚至影响放疗进度!
一旦发现皮肤变红,就要及时和医生沟通。轻微发红可以用冷敷缓解,但别直接拿冰块敷,裹上薄毛巾再用。要是出现脱皮、渗液,千万别撕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涂抹抗生素药膏,防止感染。
二、饮食“雷区”:别让嘴巴“闹罢工”
(一)误区一:“大补”就能扛住放疗
听说放疗伤身体,家人立刻炖上人参鸡汤、鲍鱼粥,结果患者喝两口就吐,嘴里还疼得吃不下饭。头颈部放疗会“攻击”口腔、咽喉黏膜,让味觉变奇怪,吞咽也成难题。这时候吃大鱼大肉,不仅消化不了,还会刺激黏膜,加重不适。
放疗期间的饮食讲究“软烂、清淡、易消化”。像南瓜粥、蒸蛋羹、鱼肉泥,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给嘴巴“找麻烦”。可以把水果打成细腻的果泥,蔬菜煮成软烂的菜粥,少食多餐,给肠胃减轻负担。
(二)误区二:爱吃啥就吃啥,不用忌口
“反正都生病了,想吃啥就吃啥!”抱着这种想法,有的患者放疗期间天天吃辣条、烧烤,结果口腔黏膜溃疡,疼得喝水都困难。头颈部放疗区域靠近口腔、咽喉,辛辣、油腻、过烫的食物会像“小刀子”,反复刺激脆弱的黏膜。
必须忌口的食物清单赶紧收好:辣椒、花椒、油炸食品、烫食、酒精。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果蔬,比如胡萝卜、西红柿、猕猴桃,它们就像黏膜的“修复小能手”;适量补充蛋白质,鸡蛋、牛奶、豆腐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误区三:口渴了就喝冰水,清凉又解渴
燥热难耐时,喝一口冰水确实“透心凉”,但对放疗患者来说,这可能是“透心伤”!头颈部放疗会损伤唾液腺,导致口干。冰水不仅不能缓解口干,还会刺激咽喉,引起痉挛疼痛。
正确做法是随身携带水杯,少量多次喝水,保持口腔湿润。可以泡点麦冬、胖大海,这些中药材能滋阴润燥;嚼无糖口香糖也能促进唾液分泌,但别选含薄荷的,同样会刺激黏膜。
三、日常作息“误区”:别让身体“雪上加霜”
(一)误区一:多运动,身体好得快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没错,但放疗期间得“量力而行”!头颈部放疗后,身体就像电量不足的手机,过度运动反而会消耗体力,降低免疫力。有的患者强行跑步、爬山,结果累到发烧,不得不暂停放疗。
放疗期间适合“轻量级”运动,比如散步、八段锦、太极拳。每天抽20-30分钟,在小区慢慢溜达,既能活动筋骨,又不会太累。要是感觉疲惫,随时停下来休息,别硬撑。
(二)误区二:熬夜追剧,反正不用上班
不用上班、不用上学,正好通宵追剧、打游戏?大错特错!放疗会让身体变得敏感脆弱,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有患者熬夜后,白细胞数量骤降,感染风险直线上升。
保证充足睡眠是放疗期间的“头等大事”。每天尽量在22点前上床睡觉,睡前别刷手机、看刺激的电影,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泡泡脚,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要是失眠严重,及时告诉医生,别自己扛着。
(三)误区三:放疗结束,立刻恢复“放飞”模式
终于结束放疗,不少患者松了口气,马上约朋友吃火锅、熬夜唱歌。但放疗的“后劲”可不小,身体的恢复需要时间,突然放飞自我,很可能让各种副作用卷土重来。
放疗结束后1-3个月,仍然要保持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定期去医院复查,监测身体指标。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但别一下子“满血复活”,给身体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四、情绪管理“盲区”:别让坏心情拖后腿
(一)误区一:“坚强”就是自己扛着
“生病已经很麻烦家人了,我得坚强点!”于是,患者把焦虑、恐惧都憋在心里,结果越憋越难受,甚至出现抑郁情绪。其实,负面情绪会影响身体内分泌,降低免疫力,让放疗副作用更严重。
感到难受时,别当“孤勇者”!和家人倾诉,参加患者互助小组,和“同病相怜”的伙伴聊聊天。也可以培养兴趣爱好,画画、下棋、钓鱼,转移注意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这不是软弱,而是对自己负责。
(二)误区二:不就是放疗,有啥好怕的
“不就是照几次光,能有多难受?”抱着这种心态,有的患者不重视放疗副作用,等症状严重了才后悔。头颈部放疗的副作用确实“来势汹汹”,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才能更好应对。
放疗前多和医生、护士沟通,了解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应对方法。把放疗想象成一场“闯关游戏”,每克服一个副作用,就离胜利更近一步。保持积极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闯关成功!
头颈部放疗就像一场复杂的“生存游戏”,避开这些误区,才能顺利通关!从皮肤护理到情绪管理,每个细节都关系着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收好这份防“坑”指南,跟着医生的节奏,和癌细胞“战斗”到底!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健康的胜利就在前方!
(黄蓉 河南省肿瘤医院 放疗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