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律失常:心跳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2025-04-28 12:2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脏,这个仅重约300克的器官,却是我们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泵,每时每刻都在默默地工作,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角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必需的氧气和营养。然而,你是否曾想过,这个看似简单的心跳背后,隐藏着多么复杂的机制?当心脏的跳动出现异常,即我们所说的心律失常时,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心律失常的类型

心律失常,顾名思义,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出现了异常。根据心跳速度的不同,心律失常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

 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是指心跳次数超过正常范围(成人通常为每分钟60至100次)。这种情况下,心脏仿佛在拼命地奔跑,试图跟上身体的节奏。心动过速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

-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这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通常发生在心房部位。想象一下,心房像是心脏的“前厅”,负责接收来自全身的血液。当心房的跳动异常加快时,就会引发SVT。这种情况可能与心脏的电生理特性有关,有时也与外界的刺激如压力、咖啡因摄入过多等有关。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悸、胸闷,甚至出现晕厥。

- 室性心动过速(VT):与SVT不同,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在心室,即心脏的“主泵房”。心室的异常快速跳动会导致血液泵送效率降低,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脏骤停,危及生命。VT通常与严重的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等有关,需要及时就医。

 心动过缓

与心动过速相反,心动过缓是指心跳次数低于正常范围。这时,心脏仿佛在缓慢地行走,无法满足身体的供血需求。心动过缓主要分为窦性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

- 窦性心动过缓:心脏有一个自然的起搏点——窦房结,它负责发出心跳的信号。当窦房结的功能减弱,心跳就会变慢,这就是窦性心动过缓。这种情况可能与年龄增长、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有关,也可能是一些药物的副作用。

- 传导阻滞:心脏的电信号传导系统就像一条复杂的电路,负责将心跳信号传递到心脏的各个部位。当这条电路出现故障,信号传导受阻,就会导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可能由心脏疾病、电解质失衡等多种因素引起。

 心律失常的原因

心律失常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内在的生理因素,也有外在的环境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 心脏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是引发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疾病会损害心脏的组织和功能,导致心律失常。

- 遗传因素:某些心律失常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这些遗传性疾病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 电解质失衡:钾、钙、镁等电解质在维持心脏正常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这些电解质的水平出现异常时,就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引发心律失常。

-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影响心脏节律。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

- 压力和情绪因素:强烈的情绪波动如愤怒、恐惧,或长期的压力状态,都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心脏节律,诱发心律失常。

- 生活方式因素:吸烟、过量饮酒、咖啡因摄入过多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此外,缺乏运动、肥胖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心律失常的症状

心律失常的症状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而有的患者则可能出现多种不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 心悸:这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会感到心跳异常,有时像是心脏在“怦怦”乱跳,有时又像是心跳突然“漏了一拍”。

- 头晕或晕厥:当心脏泵血不足时,大脑的供血也会减少,导致头晕甚至晕厥。这种情况在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时都可能发生。

- 呼吸困难: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会导致肺部血液积聚,引起呼吸困难。特别是在活动后,症状会更加明显。

- 胸痛:心律失常可能引起心脏供血不足,导致胸痛。这种胸痛通常表现为压迫感或紧缩感,有时会放射到左肩、左臂。

- 疲劳:心脏效率下降,导致全身供氧不足,患者会感到持续的疲劳,即使休息也难以缓解。

 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心律失常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以确保准确性和全面性。

- 心电图(ECG):这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可以直观地看到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 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监测):这是一种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心电图的方法,适用于捕捉偶发性心律失常。

- 心脏超声:通过超声波成像,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判断心律失常的原因。

- 电生理检查:这是一种侵入性检查,通过电极导管插入心脏,记录心脏的电活动,确定心律失常的具体部位和机制。

 治疗

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案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些药物可以调节心脏的电生理特性,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 电复律:对于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可能需要通过电击来恢复正常心律。这种方法通常在医院进行,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操作。

- 导管消融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介入,利用射频能量或冷冻能量消除引起心律失常的异常电路径。这种方法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

- 心脏起搏器或ICD植入:对于某些心动过缓或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这些装置可以监测心脏节律,并在必要时提供电刺激,维持正常心律。

  结语

心跳的秘密是复杂而神奇的,它不仅关乎我们的生命,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通过了解心律失常,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心脏,并采取措施保护它。如果你怀疑自己有心律失常的症状,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评估是非常重要的。记住,心脏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一起倾听并保护我们的心跳。

(耿好创 许昌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三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