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吞咽障碍患者饮食陷阱:避免误吸的6个饮食安全细节

2025-02-11 11: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对于吞咽障碍患者而言,吃饭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实则暗藏诸多风险。误吸,就像一个隐藏在饮食中的“大怪兽”,随时可能威胁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那么,如何避开这些饮食陷阱,保障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安全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6个关键的饮食安全细节。

细节一:食物质地巧选择

吞咽障碍患者的食物质地选择至关重要。过硬、过干、过于粘稠或过于稀薄的食物,都可能增加误吸的风险。比如,大块的坚果、硬糖,患者咀嚼不充分就容易卡在喉咙;而过于稀薄的液体,如清水、清汤,吞咽时流速过快,来不及反应就可能进入气管。

理想的饮食质地应该是柔软、易成型且不易松散。像糊状食物就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将蔬菜、肉类打成泥状,加入适量的汤汁或淀粉调制成糊,既容易吞咽,又能保证营养。此外,一些经过特殊加工的软食,如蒸熟的南瓜、土豆泥等,也是适合吞咽障碍患者的食物。

细节二:进食姿势要正确

正确的进食姿势能为吞咽提供有力支持。一般来说,患者应保持坐直或半卧位,头部稍微前倾。这样的姿势可以利用重力作用,帮助食物顺利进入食道,减少食物残留在口腔和咽部的可能性。

在进食过程中,要避免躺着或低头进食。躺着进食时,食物容易倒流进入气管;低头进食则会使食管入口变窄,增加吞咽难度。同时,进食结束后,也不要立即躺下,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分钟左右,防止食物反流。

细节三:控制进食速度与量

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时,一定要遵循“少量多次、细嚼慢咽”的原则。一次进食过多,口腔内食物堆积,不仅会增加吞咽负担,还容易导致食物误入气管。而进食过快,吞咽反射来不及充分启动,同样容易引发误吸。

可以将食物分成小份,一口一口慢慢吃。每吃一口后,要充分咀嚼,待食物完全咽下后再吃下一口。家属或护理人员可以在旁边提醒患者控制进食速度,不要着急。

细节四:选择合适餐具辅助

合适的餐具能为吞咽障碍患者的进食提供便利。比如,使用小而浅的勺子,可以更好地控制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量。避免使用过大、过深的勺子,以免一次舀取过多食物。

对于一些手部精细动作较差的患者,可以选择带有防滑手柄的餐具,方便抓握。此外,还可以使用吸管来饮用液体,但要注意选择口径合适的吸管,避免液体流速过快。不过,对于吞咽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使用吸管时要格外谨慎,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细节五:注意进食环境

安静、舒适的进食环境有助于吞咽障碍患者集中注意力进行吞咽。嘈杂的环境容易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进食时分心,从而增加误吸的风险。

在进食时,应关闭电视、收音机等可能产生干扰的设备,让患者能够专注于进食过程。同时,保持进食场所的整洁、干净,避免地面湿滑,防止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因意外摔倒而影响吞咽。

细节六:定期评估与调整

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定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专业的评估,可以了解患者当前的吞咽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饮食方案。

一般来说,患者应每隔一段时间到医院或专业的康复机构进行吞咽功能检查。如果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吞咽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重新评估吞咽功能,调整饮食质地和进食方式。

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安全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关注以上6个饮食安全细节,可以帮助患者避开饮食陷阱,降低误吸的风险,让他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障身体健康。希望每一位吞咽障碍患者都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李秋昉 新乡市中心医院 康复医学科二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