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对"感统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存在误解,认为它只是让孩子"随便玩",甚至觉得"多动一动自然就好了"。然而,科学的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改善孩子的专注力、平衡能力、手眼协调等核心能力,对多动症(ADHD)、学习障碍、发育迟缓等儿童尤其重要。
作为康复治疗师,本文将解析感统训练的科学原理,并提供5个简单有效的居家游戏,帮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孩子的专注力与协调性。
一、什么是感统训练?为什么它很重要?
1.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是什么?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来自**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平衡觉)、本体觉(身体位置觉)**等感官信息进行整合,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前庭觉(平衡觉):影响孩子的平衡、姿势控制、注意力本体觉(身体位置觉):影响动作协调、力量控制触觉:影响情绪调节、社交互动
2.感统失调的表现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提示感统失调:✅专注力差:坐不住、容易分心✅动作笨拙:容易摔倒、写字歪扭✅情绪敏感:讨厌被触碰、容易发脾气✅学习困难:阅读跳行、写字镜像
3.感统训练≠普通玩耍
很多家长误以为"让孩子多跑跑跳跳"就是感统训练,但实际上:
普通玩耍:缺乏针对性,效果有限科学感统训练:结合前庭觉、本体觉、触觉刺激,有明确目标
二、5个居家感统游戏,提升专注力与协调性
游戏1:平衡木行走(前庭觉+本体觉训练)
目标:改善平衡能力,增强核心稳定性适合年龄:3-10岁
方法:
用胶带在地板上贴一条直线(或使用窄木板)。让孩子脚跟对脚尖行走,双手可平举保持平衡。进阶版:让孩子边走边数数,或手持小球保持平衡。
康复治疗师建议:
每天练习5-10分钟可加入闭眼行走挑战(需家长保护)
游戏2:袋鼠跳(本体觉+前庭觉训练)
目标: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适合年龄:4-8岁
方法:
准备一个布袋或大毛巾,让孩子双脚站进去。双手抓住袋子边缘,像袋鼠一样连续跳跃。设定目标(如跳到沙发、跳到某个标志物)。
康复治疗师建议:
每次跳10-15下,休息后再继续可加入障碍物(如小玩具),让孩子绕过
游戏3:触觉寻宝(触觉训练)
目标:改善触觉敏感或迟钝,提高专注力适合年龄:3-6岁
方法:
准备一个不透明袋子,放入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毛绒玩具、积木、豆子)。让孩子闭眼摸物品,并猜出是什么。进阶版:让孩子用语言描述触感("软软的""粗糙的")。
康复治疗师建议:
适合触觉敏感(讨厌被摸)或触觉迟钝(喜欢用力拍打)的孩子每天玩5分钟,逐渐增加难度
游戏4:抛接球(手眼协调训练)
目标:提高视觉追踪能力,增强反应速度适合年龄:5-12岁
方法:
使用软球或沙包,家长与孩子相距1-2米。互相抛接,从双手接球过渡到单手接球。进阶版:加入计数(如连续接10次不落地)。
康复治疗师建议:
每天练习10分钟可改用气球降低难度(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
游戏5:听指令做动作(听觉+专注力训练)
目标:提升听觉注意力,增强反应能力适合年龄:4-10岁
方法:
家长发出指令,如"摸左耳""跳三下""转一圈"。孩子需快速正确执行。进阶版:加入干扰指令(如"如果我说'香蕉'就拍手")。
康复治疗师建议:
适合容易分心的孩子每天玩5分钟,逐步增加指令复杂度
三、家长常见问题解答
Q1:每天练多久才有效?
✅3-6岁:每天10-15分钟✅7岁以上:每天15-20分钟⚠️注意:不要一次练太久,避免孩子疲劳抗拒。
Q2:孩子不愿意配合怎么办?
游戏化:用"闯关""奖励贴纸"增加趣味性家长参与:和孩子一起玩,增强互动
Q3:感统训练能替代药物治疗ADHD吗?
❌不能完全替代,但可作为重要辅助手段。✅研究表明,科学感统训练能改善多动、冲动行为,但严重ADHD仍需专业干预。
四、结语
感统训练不是"瞎玩",而是科学、系统、有趣的干预方式。通过这5个居家游戏,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减少分心)✔增强协调性(改善笨拙)✔稳定情绪(减少敏感易怒)
康复治疗师建议:
坚持练习,至少3个月可见效果观察孩子反应,调整难度必要时寻求专业评估(如儿童康复科、感统训练机构)
记住:孩子的成长需要科学引导,感统训练就是一把钥匙,帮助孩子打开更协调、更专注的未来!
(李翔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儿童康复医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