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牙周病,不只是牙龈出血那么简单!

2025-05-07 17: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清晨刷牙时,牙刷上沾着丝丝血迹;啃苹果后,果肉上留下血色牙印……许多人对牙龈出血习以为常,甚至认为这只是“上火”,随便吃点消炎药就能解决。然而,当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症状反复出现时,一场悄无声息的口腔“战争”可能正在悄然打响——这就是牙周病。这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远比人们想象中复杂,它不仅威胁着口腔健康,还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

一、牙周病:藏在牙龈下的“无声杀手”
牙周病是一种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正常情况下,牙齿与牙龈之间存在一条深度不超过3毫米的天然缝隙,称为龈沟,这里是口腔细菌的“温床”。当人们不注意口腔卫生时,食物残渣、细菌和唾液中的矿物质会在牙齿表面逐渐堆积,形成一层黏性的生物膜——牙菌斑。如果不及时清除,牙菌斑会不断增厚,并向牙龈下方蔓延,同时矿化变硬形成牙结石。牙结石粗糙的表面进一步吸附细菌,持续刺激牙龈,引发炎症。

初期的牙周病表现为牙龈炎,患者会出现牙龈红肿、出血,尤其是刷牙或咬硬物时更为明显。此时若及时干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然而,若放任不管,炎症会进一步破坏牙周组织,导致牙周膜纤维断裂、牙槽骨吸收,形成牙周袋(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的更深的缝隙)。随着病情发展,牙齿逐渐松动移位,最终可能导致牙齿脱落。值得注意的是,牙周病的发展通常较为缓慢,病程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很多患者直到牙齿松动严重才察觉,但此时治疗难度和成本都会大大增加。

二、牙周病的“帮凶”:不止是细菌
虽然细菌是引发牙周病的“罪魁祸首”,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因素会成为牙周病的“帮凶”,加速疾病的进展。

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是最主要的诱因。不少人刷牙时敷衍了事,没有掌握巴氏刷牙法,无法有效清除牙菌斑;还有人很少使用牙线、牙缝刷等辅助清洁工具,导致牙缝和牙龈沟内的食物残渣长期残留。此外,饮食习惯也会影响牙周健康。长期摄入高糖、高黏性的食物,会为口腔细菌提供充足的“养料”,促进细菌繁殖;而过度摄入碳酸饮料,会使口腔pH值下降,导致牙釉质脱矿,削弱牙齿和牙周组织的抵抗力。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与牙周病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牙周组织微血管病变,降低局部抵抗力,使牙周组织对细菌的易感性增加,牙周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普通人;同时,牙周炎产生的炎症因子会影响胰岛素的作用,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病情,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吸烟也是牙周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抑制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生长,降低牙龈组织的修复能力,同时减少牙龈的血液供应,削弱局部免疫功能,使吸烟者患牙周病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出数倍。

三、牙周病的“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
牙周病看似只是口腔局部疾病,但其影响远不止于此。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牙周病与多种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牙周炎患者口腔内的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以通过破损的牙龈进入血液循环,引发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促进血栓形成,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一项对近万名成年人的长期研究发现,牙周炎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比牙周健康者高25%。在呼吸系统方面,口腔内的细菌和炎症产物可能会被吸入肺部,引发吸入性肺炎,对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和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这种风险更高。此外,牙周病还与妊娠不良结局(如早产、低体重儿)、阿尔茨海默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存在关联,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牙周病可能通过炎症和免疫机制影响全身健康。

四、科学防治:守护牙周健康的“防线”
预防牙周病,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采用巴氏刷牙法,确保牙齿的每个面都能得到有效清洁;饭后使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及时清除食物残渣;每天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防止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此外,定期到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一次),通过专业的洗牙可以彻底清除牙齿表面和牙龈下的牙结石、牙菌斑,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对于已经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轻度牙周炎患者通常通过洗牙(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清除牙结石和感染的牙骨质,控制炎症;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牙周手术,如翻瓣术、植骨术等,以恢复牙周组织的健康。同时,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守医嘱,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复查,防止病情复发。

牙周病不是简单的牙龈出血,而是一场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健康保卫战”。从今天开始,重视每一次牙龈出血,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牙周病,守护我们的口腔健康,进而维护全身健康。毕竟,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才能尽情享受美食,绽放自信的笑容。

以上内容从多维度剖析了牙周病。你对文章的内容深度、案例选择等方面有其他想法,或者想补充新内容,都能随时告诉我。

(董十月 金水如意口腔门诊部 口腔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