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婴幼儿髋关节超声筛查:别让“步态异常”成为隐藏危机

2023-11-02 12:4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当孩子开始学步,若出现走路不稳、跛行或双腿不对称等情况,很可能是髋关节发育异常发出的信号。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正常行走,还可能导致终身残疾。而髋关节超声筛查,正是早期发现这一隐患的“火眼金睛”。

一、什么是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

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指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不足,关节不稳定。这种疾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3‰,女孩的发病率是男孩的4-6倍,臀位产、有家族遗传史的婴幼儿更是高危人群。在婴儿期,髋关节发育不良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家长很难自行察觉。随着孩子成长,开始站立和行走后,可能会逐渐出现双下肢不等长、臀部和大腿皮纹不对称、步态异常等表现。若不及时治疗,髋关节会逐渐脱位,严重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和生活质量。

二、髋关节超声筛查的重要性

传统的X线检查虽然是诊断骨骼疾病的常用手段,但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并不适用。因为此时婴儿的股骨头主要由软骨组成,X线无法清晰显示软骨结构,难以准确判断髋关节发育情况。而髋关节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对软组织良好的穿透性和分辨力,能够清晰显示髋关节的软骨、骨性结构及周围软组织,直观地评估髋臼和股骨头的形态、位置关系,对早期发现髋关节发育不良具有独特优势。

髋关节超声筛查最佳时间是在婴儿出生后6周-6个月。在这一阶段,髋关节的发育尚未定型,通过超声筛查一旦发现问题,可及时采取佩戴Pavlik吊带等保守治疗方法,通过外展婴儿的髋关节,使股骨头复位并刺激髋臼正常发育,治愈率高达95%以上。若错过早期筛查和治疗,随着年龄增长,治疗难度会大幅增加,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还可能面临康复周期长、并发症多等问题。

三、超声筛查如何进行?

髋关节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无创无痛,不会对宝宝造成任何伤害。检查时,宝宝平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会在其髋关节部位涂抹耦合剂,然后使用超声探头从不同角度对髋关节进行扫描。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0-15分钟,期间宝宝可能需要变换不同体位,以便医生全面观察髋关节的结构。

检查结束后,医生会根据超声图像对髋关节进行分型评估。目前常用的是Graf分型法,将髋关节分为Ⅰ-Ⅳ型。Ⅰ型为正常髋关节;Ⅱ型表示髋关节发育延迟;Ⅲ型和Ⅳ型则提示髋关节脱位,其中Ⅳ型最为严重。家长拿到检查报告后,无需自行解读复杂的分型结果,应及时与儿科或小儿骨科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或随访方案。

四、家长需关注的日常细节

除了定期进行髋关节超声筛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初步判断宝宝的髋关节是否存在问题。观察宝宝的双腿是否等长,两侧臀部、大腿的皮纹是否对称,给宝宝换尿布或活动下肢时,是否能感觉到髋关节有弹响或活动受限。如果发现这些异常,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

此外,家长还需注意避免给宝宝使用传统的“蜡烛包”襁褓方式。“蜡烛包”会强制伸直宝宝的双腿,限制髋关节的活动,不利于髋关节的正常发育。正确的襁褓方式应允许宝宝的髋关节和膝关节自然屈曲,保持下肢的自由活动。

综上所述,婴幼儿髋关节超声筛查是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防线,它能让髋关节发育不良这一隐藏危机无所遁形。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按时带宝宝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迈出稳健、自信的步伐。

(蔡展 许昌市妇幼保健院 超声医学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