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血液保存温度:4℃的冰箱能锁住多久安全?

2023-05-18 13:4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血液是医疗救治中的重要资源,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输血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众多保存条件中,4℃冰箱是常见的血液储存设备,不同血液成分在此温度下的保存时限各有差异。

一、4℃冰箱保存血液的科学依据

人体正常体温维持在36.5℃左右,这种恒定温度是维持血细胞活性的基础。当血液离开人体后,需要通过特定温度控制来维持其生理活性。4℃环境能有效抑制血液中细菌的繁殖,因为多数细菌在低温下代谢减缓,生长受到抑制,从而降低血液污染风险。同时,该温度能延缓血细胞的老化过程,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基本功能,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可靠的血液制品。

二、不同血液成分在4℃下的保存时限

1.全血与红细胞制品

全血在4℃±2℃条件下,使用ACD保养液可保存21天,采用CPDA保养液则能延长至35天。全血在分离时,白细胞会被过滤掉,红细胞与血浆成为主要保存成分。红细胞悬液在4℃保存时,不同保存液会影响其保存期限,ACD-B、CPD保存液对应保存期为21天,CPDA-1或MAP保存液则可延长至35天。洗涤红细胞在4℃-6℃环境下,若添加液为0.9%氯化钠溶液,保存期仅为24小时;若在密闭系统中洗涤且以红细胞保存液混悬,保存期则与洗涤前的红细胞悬液相同。辐照全血或辐照红细胞成分在4℃-6℃保存时,需在采集后14天内完成辐照,辐照后保存期为14天。

2.特殊处理红细胞制品

冰冻红细胞在-65℃以下储存,可保存长达10年,但解冻后需在4℃-6℃环境下24小时内输注。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在4℃-6℃保存时,若添加液为0.9%氯化钠溶液,保存期为24小时,同样建议在保存期内尽早使用。

3.新鲜血及短期保存血液

新鲜全血在4℃环境中一般可保存2-3天。若血液仅作保鲜处理,在4℃下通常可保存6小时;若在医学常规保存条件下,超过10小时血液可能出现血凝、血清分离现象,失去临床医学价值。

三、注意事项

1.储存环境要求

血液制品在4℃冰箱保存时,储存环境需满足通风、防潮、防鼠、防虫且整洁卫生的条件。冰箱内部需定期清洁消毒,严格控制温湿度,避免温度波动影响血液质量。放置血液时应竖直放置在篮子内或平放在架子上,保证冷空气流通,不可紧密堆积。同时,严禁将血液存放在冰箱门上或靠近冷冻室的位置,也不能与食物、饮料混放,防止交叉污染。

2.运输与使用要求

血液制品运输时,红细胞需维持在2-10℃环境,血浆需保持冰冻状态。从血库冰箱取出到输注结束,全过程应在常规温度下不超过4小时。血液一旦离开标准储存条件,应尽快使用,避免血细胞活性下降和细菌污染风险增加。

3.定期检测与质控

血库需建立严格的血液检测与质控体系,定期检测血液制品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指标和血细胞活性。对于接近保存期限的血液,应加强质量监测,确保其符合临床使用标准。若发现血液出现溶血、变色、异味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做无害化处理。

4℃的冰箱为血液保存提供了重要的低温环境,但不同血液成分在此温度下的保存时限差异明显。在实际应用中,必须严格遵循各类血液制品的保存要求,从储存环境、运输条件到使用流程进行全方位把控,才能确保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坚实保障。

(甘露 濮阳市中心血站 检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