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远离慢阻肺,从生活细节做起

2025-02-13 13:1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当你畅快地深呼吸,感受清新空气充盈肺部时,是否想过,这看似平常的呼吸,对一些人来说却是奢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这个听起来陌生又遥远的疾病,正悄无声息地威胁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84亿人患有慢阻肺,每年因慢阻肺死亡的人数高达320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留意一些细节,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守护肺部健康。

认识慢阻肺:肺部的“无声杀手”
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它就像肺部的“无形牢笼”,持续破坏肺泡和气道结构,导致气流受限,让人呼吸愈发困难。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是其常见症状,尤其在活动后,这些症状会更加明显。很多患者初期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常被误认为是年龄增长或缺乏锻炼导致,等到症状严重就医时,肺功能往往已受到不可逆损伤。

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首要危险因素,烟草燃烧产生的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会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引发气道炎症。数据表明,吸烟者慢阻肺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吸烟时间越长、量越大,患病风险越高。除了主动吸烟,长期暴露在二手烟、三手烟环境中,同样会对肺部造成伤害。此外,空气污染、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也都是慢阻肺发病的重要诱因。

生活细节一:告别烟草,守护呼吸净土
戒烟是预防和控制慢阻肺最有效的措施。戒烟后,肺功能下降速度会明显减缓,呼吸道症状也会逐渐减轻。对于烟民来说,戒烟可能是个艰难的过程,可借助戒烟辅助工具,如尼古丁贴片、口香糖等,帮助缓解戒断反应。同时,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至关重要,监督鼓励、组织健康活动替代吸烟社交,都能增加戒烟成功率。

在公共场所,主动远离二手烟环境,选择无烟场所活动;在家中保持良好通风,定期清洁家具、窗帘,减少三手烟残留。如果家人吸烟,可建议其到室外或阳台,避免在室内吸烟,从源头上杜绝烟草对肺部的侵害。

生活细节二:净化空气,打造健康呼吸环境
室内空气污染同样不容小觑。厨房油烟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烹饪时应提前打开抽油烟机,选择蒸煮炖等健康烹饪方式,减少煎炸爆炒。定期清洁抽油烟机和烟道,确保其正常运转,降低油烟在室内的残留。

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也会损害肺部健康。装修时优先选择环保材料,装修后充分通风,可放置活性炭、绿萝等吸附净化空气。有条件的家庭,可安装空气净化器,尤其在雾霾天或通风不佳时,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为肺部筑起一道防护屏障。

在室外,关注空气质量指数,雾霾天、沙尘天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外出,佩戴具有防护功能的口罩,如N95口罩,阻挡PM2.5等有害颗粒进入呼吸道。

生活细节三:科学防护,抵御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减少病毒、细菌感染机会。在流感高发季,及时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流感病毒感染风险;对于60岁以上老人、慢阻肺患者等高危人群,还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预防肺炎发生。

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提高身体免疫力,更好地抵御呼吸道疾病。

生活细节四:合理饮食,为肺部补充能量
营养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肺部正常功能。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橙子、柠檬、菠菜、胡萝卜等,可减轻肺部氧化应激损伤;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像瘦肉、鱼类、豆类等,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增强免疫力。

此外,中医认为白色入肺,适当食用山药、百合、银耳等白色食物,有润肺养肺的功效。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摄入,避免加重呼吸道炎症。

生活细节五:定期检查,掌握肺部健康状况
对于40岁以上人群、长期吸烟者、有职业粉尘暴露史者等慢阻肺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十分必要。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通过检测可早期发现肺功能异常,及时干预治疗,延缓疾病进展。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远离慢阻肺并非遥不可及,关键在于将健康意识融入生活细节。从戒烟、净化空气、预防感染,到合理饮食、定期检查,每一个生活细节的改变,都是对肺部健康的有力守护。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为肺部健康保驾护航,畅享自由呼吸的美好生活。

(李余鹤 民权白云寺镇卫生院 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