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透析大揭秘:让血液“轻装上阵”的秘密

2025-05-18 11:4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提到透析,不少人脑海里就冒出复杂的机器、密密麻麻的管子,感觉神秘又害怕。别慌!今天就带大家走进血液透析室,揭开透析的神秘面纱,看看这项神奇的治疗是如何让血液“轻装上阵”,摆脱毒素和多余水分的“包袱”!

一、透析前的“小剧场”:准备工作大揭秘

透析可不是说做就做,在正式开始前,医护人员和患者都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就像一场精彩演出前的“彩排”,每个环节都不能少!

(一)医生的“专属方案”定制

第一次来透析的患者,就像带着一堆谜题的“探险家”,而医生就是那位“解谜大师”。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情、病史,比如有没有糖尿病、高血压,肾脏功能下降多久了等等。根据这些信息,就像量身定制一套“专属装备”一样,为患者制定透析方案。确定透析的频率,是一周三次还是两次;设定每次透析的时长,一般是4个小时左右;还有各种参数设置,这些都是让透析效果最佳的关键。

(二)护士的“魔法道具”准备

护士们在透析前就像勤劳的“小蜜蜂”,忙着准备各种“魔法道具”。透析机是这场“魔法秀”的核心,护士要先给它“唤醒”,接通电源,看着机器屏幕亮起,各种指示灯闪烁,就像给机器注入了活力。然后仔细检查透析机的各个部件,血泵能不能正常运转,就像检查汽车的发动机;透析液供给系统是否通畅,好比检查水管有没有堵塞;还有各种监测仪器是否灵敏,确保透析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

除了透析机,透析管路也是必不可少的“道具”。护士们要像组装精密玩具一样,把动脉管路、静脉管路、透析器等一一连接好,每个接头都要严丝合缝,不能有半点马虎。这些连接好的管路就像血液旅行的“高速公路”,等待着血液的到来。

(三)患者的“入场准备”

患者们来到透析室,护士会先给患者测量血压、体重,这些数据就像旅行的“行程表”,能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然后安排患者躺在舒适的透析椅上,调整好椅子的角度,让患者躺得舒舒服服。有的患者还会自带小毯子、靠枕,把自己的“专属座位”布置得温馨又惬意,准备开启这场血液的“净化之旅”。

二、透析进行时:血液的“净化大冒险”

一切准备就绪,随着透析机缓缓启动,血液的“净化大冒险”正式开始!患者躺在透析椅上,看着自己的血液顺着管路流向透析机,是不是还有点小紧张?别担心,接下来就为你详细揭秘血液在透析过程中的奇妙旅程。

(一)血液“出发”:离开身体的“第一步”

护士熟练地进行穿刺,将针头准确地扎进患者的血管,就像给血液打开了一扇“出发的门”。血液就像一群听话的“小士兵”,顺着透析管路,缓缓流向透析机。刚开始,患者可能会有点感觉,就像被小蚂蚁轻轻咬了一口,不过很快就适应了。看着血液平稳地流动,患者心里也会慢慢踏实下来,期待着血液的“蜕变”。

(二)透析器:超厉害的“血液净化器”

透析器是这场“冒险”的关键角色,它长得像个小圆柱,里面藏着成千上万根比头发丝还细的空心纤维,这些纤维组成了密密麻麻的“过滤网”,堪称超厉害的“血液净化器”。当血液流进透析器后,里面的尿素、肌酐等毒素,还有多余的水分,就像遇到了“天敌”。在透析液的“吸引”下,这些“坏家伙”乖乖地穿过“过滤网”,从血液里跑到透析液中。而干净的血液则毫发无损,继续沿着管路前进,就像完成了一次“排毒大作战”。

(三)透析液的“神助攻”

透析液在这场“净化大冒险”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就像一个“神助攻”。透析液里的各种成分经过精心调配,和血液中的成分形成浓度差。这个浓度差就像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着毒素和多余水分从血液中“跑”出来。而且透析液不断地流动更新,确保始终保持强大的“吸引力”,把血液里的“坏东西”都“吸”得干干净净。

(四)血泵的“精准控制”

血泵是透析过程中的“动力担当”,它就像一个小马达,控制着血液流动的速度。护士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把血泵转速调到每分钟200-300毫升,让血液既不会“超速行驶”,也不会“磨磨蹭蹭”。这个速度的精准控制很重要,太快了患者可能会不舒服,太慢了又会影响透析效果,血泵就像一个“交通警察”,维持着血液流动的秩序。

(五)患者的“休闲时光”

在血液“冒险”的4个小时里,患者们也没闲着。有的拿出手机,追追热门电视剧,沉浸在精彩的剧情里,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有的戴上耳机,听着舒缓的音乐,闭目养神,享受难得的放松时刻;还有的和同病房的“透析战友”聊聊天,分享最近的生活趣事、养生小妙招,病房里时不时传出阵阵笑声。要是困了,就直接眯上一觉,等醒来,血液已经完成净化,整个人轻松不少。

(六)医护人员的“全程守护”

在患者享受“休闲时光”时,医护人员可一刻都不敢放松。他们像尽职的“守护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过来查看患者的情况。监测血压、心率是否正常,观察透析管路有没有扭曲、堵塞,询问患者有没有不舒服……一旦发现异常,马上进行处理。比如,患者血压突然下降,护士会迅速调整透析参数,给患者补充生理盐水;要是透析管路出现凝血迹象,医生会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血液能顺利“回家”。

三、透析结束:“焕然一新”的血液归来

随着透析机发出“滴滴”的提示音,血液的“净化大冒险”接近尾声,完成“蜕变”的血液即将回到患者体内。

(一)回血:血液“回家”

透析结束,护士要进行回血操作,让血液安全回到身体里。她们小心翼翼地关闭血泵,将透析管路里残留的血液一点点回输到患者体内,就像护送一群“小士兵”平安归营。这个过程要格外细心,不能浪费一滴血液,也不能让空气进入血管。看着血液缓缓流回身体,患者就像迎接凯旋的英雄,满心期待着“焕然一新”的自己。

(二)止血与护理:呵护“生命通道”

回血完成后,护士给穿刺部位进行止血。用棉球轻轻按压,力度要恰到好处,既不能太轻导致出血,也不能太重影响血管。一般按压10-20分钟,等不出血了,再贴上透气的创可贴。如果患者用的是动静脉内瘘,护士还会叮嘱患者注意保护内瘘侧肢体,避免受压、碰撞;要是用的中心静脉导管,会仔细检查导管周围皮肤,确保没有感染迹象。这些护理工作就像给“生命通道”穿上了一层“保护衣”,让它保持健康畅通。

(三)患者的“重生”感受

透析后的患者,就像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整个人轻松不少。之前的乏力、恶心等症状明显缓解,皮肤瘙痒也减轻了,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有的患者会感叹:“感觉又能‘满血复活’,去好好享受生活了!”离开透析室前,还不忘和医护人员道谢,约定下次再来“净化血液”。

透析这项神奇的治疗,通过一系列精密的操作和医护人员的精心守护,让血液成功“轻装上阵”,摆脱了毒素和多余水分的困扰。现在,你是不是对透析有了全新的认识?下次再听到透析,可别再害怕啦!

(张小凯 开封市中心医院 血液透析室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