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衰康复:中医‘补气活血’如何为心脏‘充电’?

2025-02-13 18:3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它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康复护理在心衰患者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医康复护理,尤其是“补气活血”的理念,为心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补气活血”如何在心衰康复中为心脏“充电”,促进患者整体康复。

一、心衰的中医认识

在中医理论中,心衰多归属于“心悸”、“怔忡”、“水肿”、“喘证”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心、脾、肾三脏功能衰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水湿痰饮内生,瘀阻心脉。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通过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

二、补气活血的理论基础

“补气活血”是中医治疗心衰的重要原则。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依,互为根本。心衰患者往往存在气虚血瘀的病理状态,气虚则推动无力,血瘀则心脉不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补气以促血行,活血以通心脉,是中医治疗心衰的核心策略。

三、补气活血的具体应用

中药调理:

补气药:如黄芪、党参、人参等,具有益气固表、健脾益肺的功效,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

活血药:如丹参、川芎、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减轻心脏负担。

复方制剂:如补阳还五汤、炙甘草汤等,通过药物配伍,达到补气活血、阴阳平衡的目的,适用于不同证型的心衰患者。

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内关、神门、足三里等,可调节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心衰症状。

电针、艾灸等现代针灸技术,能够增强针灸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心包经、心经等经络,以及按摩特定穴位,如膻中、巨阙等,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心脏康复。

气功与导引:

气功和导引(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运动,通过呼吸调节、肢体活动,达到调气活血、强身健体的效果,适用于心衰患者的康复锻炼。

四、案例分析与实践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补气活血”疗法在心衰康复中效果显著。一项研究纳入10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采用补气活血中药治疗,西医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显示,中医组在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再住院率降低等方面均优于西医组。

此外,中医康复护理还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心理状态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注意事项与未来展望

虽然中医“补气活血”在心衰康复中展现出良好效果,但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避免盲目用药。

结合西医治疗,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未来,随着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医康复护理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通过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率、降低治疗成本,为心衰患者带来更加全面、有效的康复服务。

总之,中医“补气活血”理念在心衰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气功导引等多种手段,为心脏“充电”,促进患者整体康复。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中医康复护理将为心衰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音。

(高红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病科二区 副主任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