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副作用是现代医疗中不可避免的话题,但理性看待它需要平衡认知与科学态度。药物副作用是指在使用正常剂量药物时,除了期望的治疗作用外,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一般较轻微且是可逆性的功能变化,这些副作用可能涉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血液系统等各个系统 。对于药物副作用,我们确实不可忽视,但也不必过度恐惧,以下为您详细阐述:
一:不可忽视的原因
1.副作用客观存在:所有药物都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中成药也不例外,很多中成药由于成分不明、研究不透彻,反倒对身体会产生更多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对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 。
2.危害不容小觑:药物副作用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身体不适和健康风险,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如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严重者会出现休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等 。
3.特殊人群影响大:老年人、小儿、孕妇、哺乳妇女、肝肾功不全者等特殊人群在用药时,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与常人不同,药物副作用对他们的影响可能更大,用药时更需要谨慎 。
二:不必恐惧的理由
1.并非必然发生: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药物的化学性质、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遗传背景、肝肾功能等)、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用药剂量和疗程等,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药物副作用 。
2.大部分较轻微:大部分药物副作用是轻微的、暂时的,只需要加强观察即可。例如很多药物副作用在用药初期出现,像恶心、呕吐、皮疹等,若能及时发现并处理,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
3.治疗作用更重要:与生命相比,不良反应是微小的事情,两权相害取其轻。临床上很多患者由于害怕降压药的不良反应拒绝服药,最后发生脑中风,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千万不要因 “不良反应”惧怕用药,耽误病情 。
三:应对药物副作用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1.正确认识:了解药物副作用是药物固有的属性,不要因害怕副作用而拒绝必要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药物治疗的利弊,做出合理的选择 。
2.仔细阅读说明书:用药前,务必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这有助于在用药过程中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处理副作用 。
3.关注初期反应:很多药物副作用在用药初期就会出现,用药初期应格外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4.定期检查: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药物对身体的潜在损害 。
5.记录用药情况:准备一个用药记录本,详细记录每次用药的时间、剂量、用药后的身体反应等,有助于医生了解用药情况,为调整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
6.与医生保持沟通:在用药过程中,定期与医生沟通,汇报用药情况和身体反应,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
四:要做到合理预防:
1.合理用药:遵医嘱用药,不要擅自更改用药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药物 。
2.注意个体差异: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遗传背景,以便医生在选择药物时考虑个体差异,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
3.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对药物的耐受性。建议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 。
药物副作用是医学进步的“必要代价”,其风险远低于疾病本身的危害。通过精准用药、动态监测和医患协作,90%以上的副作用可防可控。患者需记住:药物不是敌人,而是对抗疾病的盟友;副作用不是终点,而是优化治疗的信号。患者应客观看待药物副作用,既不能因担心副作用而拒绝用药,也不能忽视其存在,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安全合理地用药。总之,面对药物副作用,我们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去认识和处理,既不盲目恐惧,也不掉以轻心,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焦慧鸽 许昌红月糖尿病医院 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