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在户外暴晒后,或是接触电焊光、紫外线消毒灯后,眼睛突然出现强烈的异物感,像进了沙子般刺痛,还伴随频繁流泪、睁眼困难?如果有,很可能是电光性眼炎找上门了。这种因紫外线过度照射引发的角膜损伤,不仅让人痛苦不堪,若处理不当还可能留下视力隐患。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电光性眼炎,掌握科学有效的急救方法。
一、紫外线如何 “攻击” 眼睛
我们的眼睛看似坚固,实则对紫外线极为敏感。角膜是眼球最前端的透明组织,就像眼睛的 “防护盾”,但紫外线却能轻易穿透它。当眼睛暴露在高强度紫外线环境中,比如电焊作业时未防护的弧光、医院的紫外线消毒灯、雪山反射的阳光(雪盲症本质也是紫外线伤眼),大量紫外线会直接损伤角膜上皮细胞。这些细胞紧密排列形成角膜的保护层,一旦被破坏,原本光滑的角膜表面变得 “千疮百孔”,神经末梢失去保护直接暴露,从而引发剧烈疼痛。
正常情况下,角膜上皮细胞具有自我修复能力,通常 24-48 小时就能重新长好。但在修复过程中,我们会承受巨大的不适感。值得注意的是,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具有 “滞后性”,往往接触后 3-8 小时才出现症状,这也是很多人容易忽视防护的原因。
二、电光性眼炎的典型症状
电光性眼炎发作时,症状十分明显。最突出的表现是强烈的异物感和刺痛感,仿佛有无数细小的砂砾在眼睛里滚动,眨眼、转动眼球时疼痛加剧。患者会不受控制地频繁流泪,这是眼睛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试图通过泪液冲刷缓解刺激。同时,眼睛会出现明显的充血,眼白部分变得通红,还会对光线异常敏感,即使在昏暗的室内也难以睁开眼睛,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暂时性视力下降。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长时间的角膜损伤可能引发感染,导致角膜炎、角膜溃疡等更严重的眼部疾病,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三、科学急救三步法
1. 立即脱离紫外线环境
一旦怀疑患上电光性眼炎,要第一时间远离紫外线源。如果是在工作场所接触电焊光导致,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转移到阴凉避光的地方;若是因紫外线消毒灯照射,要迅速关闭设备并离开房间。避免眼睛再次接触紫外线,是阻止损伤进一步加重的关键。
2. 冷疗缓解疼痛
冷疗是缓解电光性眼炎疼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或用冷冻的袋装牛奶代替),轻轻地敷在眼睛上,每次 15-20 分钟,每隔 1-2 小时重复一次。低温能收缩眼部血管,减轻充血和肿胀,同时还能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从而缓解疼痛。需要注意的是,冷敷时压力不要过大,避免对眼球造成额外伤害。
3. 使用人工泪液和药物
人工泪液是修复角膜的 “得力助手”。它能模拟天然泪液,滋润角膜表面,减轻干燥和刺激感,还能帮助清除角膜表面的坏死组织,促进细胞修复。建议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每隔 1-2 小时滴一次。如果疼痛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眼药水,如普拉洛芬滴眼液,来减轻炎症反应;对于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表面麻醉剂暂时缓解疼痛,但这类药物不能自行使用,也不能频繁使用,以免影响角膜修复。
四、及时就医很关键
虽然大部分电光性眼炎患者通过上述急救措施能在 1-2 天内缓解症状,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必须立即前往眼科就诊:眼部疼痛持续不缓解,甚至越来越严重;视力下降明显,视物模糊无法改善;眼睛出现脓性分泌物,这可能是感染的迹象;冷敷和用药后,充血、流泪等症状没有明显减轻。医生会通过裂隙灯等专业设备检查角膜损伤程度,必要时会给予更针对性的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促进角膜修复的药物等。
五、日常防护不可少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在可能接触紫外线的环境中,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电焊作业时,必须佩戴专业的防护面罩,它不仅能过滤紫外线,还能阻挡红外线和强光;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要确保房间无人,消毒结束后通风一段时间再进入;在雪地、高原等紫外线强烈的户外环境,佩戴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太阳镜或护目镜,选择标注 UV400 标识的产品,能有效阻挡 99% 以上的紫外线。此外,日常多吃富含维生素 A、C 和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菠菜等,有助于增强眼睛的抗氧化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电光性眼炎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发病机制,掌握正确的急救和预防方法,就能最大程度减少伤害。当眼睛出现不适时,千万不要盲目处理,科学应对才能守护好我们心灵的窗户。
(李晶 河南省省立眼科医院 眼科三病区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