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贫血背后暗藏大病?检验科如何揪出“真凶”

2025-04-08 09:1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贫血,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常常被人们忽视。然而,贫血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将探讨贫血背后可能隐藏的大病,以及检验科如何通过一系列检查手段揪出贫血的“真凶”。

一、贫血背后可能隐藏的大病

妇科疾病 

对于女性而言,贫血往往与妇科疾病紧密相关。如果女性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者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症状,同时伴有贫血,那么需要警惕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可能性。这些疾病会导致失血过多,从而引发贫血。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道出血也是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粪常规报告单中的“隐血试验”指标如果呈阳性,加上有贫血症状,那么高度怀疑贫血与消化系统的出血有关。此时,需要进一步进行胃肠镜检测,以确定出血部位和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消化道的早期肿瘤都可以通过胃肠镜的检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肾脏疾病 

泌尿系统的疾病,如肾炎、结石等,也会造成出血,进而引发贫血。持续性的尿血是肾脏疾病导致贫血的典型表现。

肿瘤 

肿瘤是导致贫血的严重疾病之一。肿瘤负荷量大时,会大量消耗体内的红细胞,并释放炎性物质,导致红细胞的产生减少。白血病、肠癌等恶性肿瘤都可能引发贫血。例如,肠癌患者由于癌细胞浸润破坏结肠内壁黏膜及黏膜下血管,导致长期慢性失血,进而引发贫血。此外,肿瘤晚期还可能侵犯骨髓,影响造血功能和红细胞再生功能,使贫血变得不可逆。

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贫血。例如,钩虫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消化道症状和贫血。钩虫成虫主要寄生在小肠黏膜,通过吸食血液导致慢性失血和缺铁性贫血。感染时间越久,贫血症状越严重。

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溶血性疾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也是贫血的常见原因。这些疾病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或红细胞破坏过多,从而引发贫血。

二、检验科如何揪出贫血的“真凶”

面对贫血患者,检验科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手段来明确病因。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检查方法:

医生查体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查体,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黏膜等,询问病史和症状,以初步判断贫血的原因。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判断贫血的基本手段。通过检测全血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大小、形状、体积等方面,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以及贫血的程度。

骨髓穿刺 

对于疑似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贫血,骨髓穿刺是必要的检查手段。通过抽取一定的骨髓液,观察骨髓象,可以判断骨髓的造血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恶性病变。

消化道内镜 

对于疑似消化道出血导致的贫血,消化道内镜是必要的检查手段。通过胃镜、肠镜等内镜设备,可以直观地观察消化道黏膜的病变情况,确定出血部位和原因。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用于观察卵巢和子宫内膜的状态,判断女性是否存在月经过多的原因。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用于观察肝脏、脾脏等器官的状态,以排除这些器官疾病导致的贫血。

粪便检查 

对于疑似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贫血,粪便检查是必要的。通过检测粪便中的寄生虫卵或孵化出的钩蚴等,可以确诊寄生虫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其他特殊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特殊检查,如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遗传学检测等。

三、结论

贫血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疾病。对于贫血患者而言,及时就医并进行详细的检查是至关重要的。检验科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手段可以揪出贫血的“真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同时,公众也应该提高对贫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注重预防贫血的发生。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可以有效预防贫血的发生。此外,定期进行体检也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贫血等潜在疾病。

总之,贫血不是小事,背后可能隐藏着大病。我们应该及时就医、科学检查、积极治疗和预防贫血的发生,以保障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刘思岐 滑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