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颈部,分布着众多表浅淋巴结,它们就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当身体受到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侵袭时,颈部表浅淋巴结可能会出现异常。而穿刺活检,作为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能帮助我们揭开这些异常背后的真相。
一、认识颈部表浅淋巴结
(一)颈部表浅淋巴结的分布与功能
颈部表浅淋巴结广泛分布于颈部两侧,沿着血管、神经等结构排列。它们大致可分为颈前淋巴结、颈外侧淋巴结等多个组群。这些淋巴结如同一个个精密的过滤站,当身体遭遇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时,淋巴结内的免疫细胞会迅速启动免疫反应,对病原体进行识别、捕获和清除。同时,它们还参与淋巴细胞的循环与再循环,维持身体的免疫平衡,对保护机体免受疾病侵害起着关键作用。
(二)颈部表浅淋巴结异常的表现
1. 淋巴结肿大:这是最常见的异常表现。正常情况下,颈部表浅淋巴结较小,质地柔软,一般不易触及。当出现异常时,淋巴结可明显增大,用手触摸能感觉到皮下有肿块。肿大的淋巴结大小不一,小的可能如黄豆,大的甚至像核桃。肿大的淋巴结可能是单个出现,也可能多个融合在一起。
2. 淋巴结质地改变:除了大小变化,淋巴结的质地也会有所不同。正常淋巴结质地柔软,而发生病变时,质地可能变硬,如橡皮样硬度,或者变得坚韧。不同的质地改变往往提示不同的疾病可能性。例如,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质地可能相对较软,有一定的弹性;而肿瘤转移导致的淋巴结肿大,质地通常较硬。
3. 淋巴结活动度改变:正常的淋巴结在皮下可以有一定的活动度,推动时能感觉到其在皮下移动。但当淋巴结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如在某些恶性肿瘤转移或严重炎症时,淋巴结的活动度会明显降低,甚至固定不动。
二、颈部表浅淋巴结异常的常见原因
(一)炎症性病变
1. 感染性炎症: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都可能导致颈部表浅淋巴结肿大。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常引发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这是因为感染部位的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通过淋巴管引流至颈部淋巴结,刺激淋巴结内的免疫细胞增生,从而导致淋巴结肿大。这种因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常伴有疼痛,表面皮肤可能发红、发热,随着感染的控制,淋巴结会逐渐缩小。
2. 非感染性炎症: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当身体的免疫系统出现紊乱,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时,也可能累及颈部淋巴结。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例,患者不仅会出现面部红斑、关节疼痛等症状,还可能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这类炎症导致的淋巴结肿大,疼痛一般不明显,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免疫调节。
(二)肿瘤性病变
1. 原发性肿瘤: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颈部淋巴结。淋巴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常无痛,质地较硬,早期可活动,随着病情进展,多个淋巴结可相互融合,活动度降低。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在淋巴结的形态、结构及免疫表型等方面存在差异,准确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 转移性肿瘤:头颈部及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甲状腺癌、肺癌等,都可能通过淋巴转移至颈部淋巴结。这些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的特点与原发肿瘤的性质相关,一般质地坚硬,活动度差。一旦发现颈部淋巴结为转移性肿瘤,寻找原发肿瘤病灶是后续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三、穿刺活检——揭开真相的钥匙
(一)什么是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是一种通过细针或粗针经皮肤刺入异常淋巴结,获取少量组织或细胞样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病理检查的诊断方法。它就像一把精准的“钥匙”,能够打开颈部表浅淋巴结异常背后疾病诊断的大门。根据获取样本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细针穿刺活检(FNA)和粗针穿刺活检(CNB)。细针穿刺活检使用较细的针头,主要获取细胞成分;粗针穿刺活检则使用较粗的针,能获取更多的组织条,更有利于观察组织的结构和病理特征。
(二)穿刺活检的过程
1. 术前准备:在进行穿刺活检前,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出血倾向、过敏史等,同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颈部超声,以明确淋巴结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为穿刺做好规划。患者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穿刺活检的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及并发症等。
2. 穿刺操作: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医生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准确地刺入淋巴结内。超声引导就像一双“透视眼”,能够实时观察穿刺针的位置,确保穿刺准确,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结构。获取样本后,将样本迅速送往病理科进行检查。整个穿刺过程一般较短,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轻微的疼痛,但大多数人都能耐受。
3. 术后注意事项:穿刺结束后,医生会在穿刺部位按压数分钟,以防止出血。患者需要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短时间内应避免剧烈活动颈部,防止穿刺部位再次出血。一般在术后1 - 2天,穿刺部位的不适症状会逐渐缓解。
(三)穿刺活检的意义与局限性
1. 意义:穿刺活检对于明确颈部表浅淋巴结异常的病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病理检查,医生能够准确判断淋巴结病变是炎症性还是肿瘤性,以及肿瘤的具体类型、分化程度等信息,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例如,对于淋巴瘤患者,准确的病理分型对于选择化疗方案、靶向治疗药物等至关重要;对于转移性肿瘤患者,明确原发肿瘤的来源,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 局限性:虽然穿刺活检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穿刺获取的样本量有限,有时可能无法全面反映病变的全貌,导致诊断不准确。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疾病,如某些罕见的淋巴瘤亚型,仅依靠穿刺活检可能难以确诊,需要进一步进行手术切除淋巴结活检,以获取更充分的组织样本进行全面的病理检查。
颈部表浅淋巴结异常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而穿刺活检是帮助我们准确诊断的重要手段。当发现颈部表浅淋巴结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必要时接受穿刺活检,以便尽早明确病因,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守护我们的健康。
(孙新荣 邓州市人民医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