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整理家庭药箱时,发现角落里堆放着一些过期药品?这些看似无用的 “小药片”,若随意丢弃,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今天,药学部就来为大家科普家庭用药安全知识,以及过期药的正确处理方法,守护你和家人的健康与环境安全。
一、过期药的潜在危害
过期药品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主要体现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
在人体健康层面,药品过期后,其有效成分会发生降解,不仅药效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产生有害物质。例如,硝酸甘油片过期后,在心绞痛发作时服用无法有效缓解症状,可能延误病情;阿司匹林过期后,分解产生的水杨酸含量增加,服用后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耳鸣等不良反应,严重时还会导致胃溃疡、出血。此外,一些抗生素过期后,不仅失去抗菌活性,还可能因成分变化引发过敏反应,危及生命。
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随意丢弃的过期药会随着垃圾处理进入土壤、水源。一些药物中的化学物质难以降解,会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影响土壤结构和肥力,阻碍植物生长;进入水源后,会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物,甚至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据研究,过期药中的抗生素若进入自然水体,可能会加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二、家庭用药常见误区
除了过期药问题,家庭用药还存在诸多常见误区,了解并避免这些误区,是保障用药安全的关键。
许多人习惯凭经验或他人推荐自行买药服用,比如一感冒就吃抗生素。但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缓解症状,还会破坏体内正常菌群,导致耐药性产生。还有些人在症状稍有缓解时就自行停药,像治疗细菌感染的疾病,未完成整个疗程,细菌可能未被彻底消灭,容易导致病情反复,甚至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后续治疗难度。
另外,部分人喜欢将药品随意放置,不注意储存条件。实际上,不同药品对储存环境要求不同,例如胰岛素需要冷藏保存,温度过高会使其失去活性;硝酸甘油片遇光易分解,应避光保存。若不按要求储存,药品会加速变质,影响疗效。
三、家庭用药安全小贴士
为了确保家庭用药安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实用措施。
首先,要科学备药。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季节特点,准备适量常用药,如退烧药、感冒药、肠胃药等。同时,要定期清理药箱,至少每 3 - 6 个月检查一次药品有效期,及时清理过期药品。在选购药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查看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等信息,确保药品质量。
其次,正确用药至关重要。严格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服用,不要随意增减剂量。儿童用药尤其要谨慎,不能简单地将成人药物减量给儿童服用,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必须使用儿童专用药品,并按照规定的剂量服用。此外,服药时要用温开水送服,避免用茶水、果汁等送药,因为这些饮品中的成分可能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最后,合理储存药品也不容忽视。将药品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高温、潮湿和阳光直射。不同类型的药品最好分开存放,内服药与外用药、成人药与儿童药要严格区分,防止误服。对于特殊药品,如需要冷藏的生物制品、需避光保存的眼药水等,要严格按照要求储存。
四、过期药的正确处理方法
当发现药品过期后,千万不要随意丢弃。目前,处理过期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将过期药品送至指定回收点。许多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店都设有过期药品回收点,你可以通过当地政府部门网站或咨询相关机构了解具体位置。将过期药品分类整理好,送至回收点,由专业人员进行集中处理,这样既能避免过期药污染环境,又能防止流入非法渠道被误用。
二是如果无法找到回收点,对于一些颗粒状、粉末状的口服药,可以将药品从包装中取出,溶解在水中,然后倒入下水道;对于胶囊剂,可将胶囊打开,将内容物溶解后处理,包装则投入有害垃圾桶。但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一定风险,若操作不当可能造成污染,因此尽量优先选择送至回收点。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药品,如抗癌药、精神类药品等,一定要咨询当地药品监管部门或医疗机构,按照专业指导进行处理,切不可私自处理。
家庭用药安全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正确处理过期药品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通过这份指南,能帮助大家提高家庭用药安全意识,掌握过期药处理方法。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用药环境。
(任远勤 信阳一五四医院 药剂科 主管药师)